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西方对待文明冲突的观念差异,决定了中西方文明的不同历史走向。西方文明史上虽然有过古希腊文明的一度兴盛和罗马帝国时代的短暂统一、但政治分裂、族群分治、宗教与世俗对抗成为历史常态。地理扩张伴随着文明中断,族群冲突无法弥合,政治共同体仅限于局部,宗教与世俗相互排斥,体现了西方文明“分”的逻辑。而中华文明作为传承数千年且从未断流的唯一文明形态,因其内在统一性而体现出“合”的逻辑。因秉持“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中华文明不仅塑造了“天下一家”的国家共同体,而且形成了“华夷无外”的民族共同体、“大一统”的政治共同体、“多元一体”的文化共同体。

——摘编自刘志刚《从中西方文明差异看中华文明的内在统一性》

根据材料,围绕“中华文明”这一主题,任选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 . 秦朝时,郡的行政长官为郡守,副长官为郡丞,负责民政,归丞相管辖;郡尉负责管辖军务,归太尉管辖;监御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员,归属于御史大夫管辖。这表明秦朝(     
A.制度创新有待完善B.地方行政管理程序较繁复
C.官僚体制运转有序D.重视地方社会秩序的维护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秦汉大一统帝国建立后直至晚清时期,“天下观”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是把中原王朝看做“一个文化共同体,而不是一个政治疆域,更非一个种族疆域”。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崇尚的是仁、德、礼等文化价值观念,所要实现的是协和万邦的天下秩序。……良好的商业航海气氛和城邦政治孕育了古希腊人朴素的世界主义观念,斯多噶派最先提出了“世界大同主义”的观念,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言:“全世界都是我的故乡。”古罗马帝国亦产生了一种帝国精神,即对武力征服、对外开拓、帝国一统的追求。

——摘编自侯毅、吴昊《论中国“天下观”与西方“世界主义”》

材料二

时间

霸权更迭

1617世纪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先后成为海上霸主
17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初英国取代荷兰霸主地位,随后又多次击败法国,维持了海上霸权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美国海权崛起,英、美、法、日等海权国家并立

二战结束后

美国海军成为独一无二的海上力量
21世纪以来,全球社会的发展“海上多极”趋势明显;各海洋强国既需要在经济方面相互依存,又需要在全球治理上协调一致

——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

材料三   新中国的“世界观”的发展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对世界保持高度警戒;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加快走向对外开放;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前后10年,迅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认清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形成“和谐世界”的理念。

——江涌、王力、黄莺《60年中国之“世界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和世界古代“天下观”异同,并分析其观念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近代以来海上霸权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影响其霸权演变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世纪之交的中国“和谐世界”理念的深远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公元前219年开始,秦始皇先后平定了东瓯、南越和闽越,设闽中、桂林、南海等郡,并谪迁一部分人到南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河套地区置九原郡,并向此地大规模移民。这些举措(       
A.主要得益于交通工具的改进B.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C.旨在推动南北经济文化交流D.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里耶秦简显示,洞庭郡迁陵县官府往来公文的接收与发出都有准确的时间记录,不仅记录了年、月、日,还精确到时辰。据此可推断,秦朝官署集中办公时段大致为地方时早上六七点至下午四五点;公文传递则是全天候状态。这说明秦朝(     
A.监察机构较为完善B.地方行政运行规范有序
C.基层管理事无巨细D.地方官吏重视行政效率
2024-03-21更新 | 449次组卷 | 9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和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都强调官吏“为人父则兹(慈),为人子则孝”。与此相应,秦政府也在制度上对官吏尽孝提出要求并提供支持。其直接目的是(     
A.加强思想控制B.整顿社会风俗C.提高官吏地位D.提升儒家地位
2024-03-20更新 | 219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秦简记载,秦代君主下“制书”或臣下“受制”问询、议论,都要制作“簿”书,写明制书“初到初受”的部门以及“上”的年月日、官府“别留”的天数、“传留”情况,并与回复的“对”一起呈上。据此可知秦代(     
A.户籍管理十分严格B.官僚体系效率低下
C.基层治理流于形式D.行政运作趋于规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关中是秦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下图对关中地区位置标注准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4-03-13更新 | 8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9 . 属邦是秦针对境内少数民族设置的管理机构,在秦统一六国前具有中央与地方双重属性,管理归服的“臣邦”和有蛮夷聚居的“道”;统一六国后,属邦与郡平级,主要在陇西地区辖有县、道,管辖界内的蛮夷和秦人。这一变化(     
A.使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B.促进了中央机构的完善
C.推动西北地区融入版图D.加强了对民族地区管辖
2024-03-06更新 | 458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区别于一般的帝国、封建王国或所谓的“早熟国家”,而具有天下性、道统性与科层性的国家性特征。以天下为治理对象,以天命为合法性来源,以天子为最高权威的天下国家是大一统国家超越性的宏观架构。以儒家思想谱系为主要内容的道统观念是古代的“国家学说”。文字的统一是形塑大一统国家韧性的重要初始条件。“书同文”的形成突破了语言文化多样性可能造成的文化藩篱,为实现跨时空交流与理解提供了初始条件。

——摘编自赵德昊《形塑国家韧性:论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的长期延续与不断重建》

阅读材料,任选其中一个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 (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