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2024·浙江宁波·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和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都强调官吏“为人父则兹(慈),为人子则孝”。与此相应,秦政府也在制度上对官吏尽孝提出要求并提供支持。其直接目的是(     
A.加强思想控制B.整顿社会风俗C.提高官吏地位D.提升儒家地位
2024-03-20更新 | 210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1 中国古代史选择题【原始社会-唐朝】-【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2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D.制度法令的统一
2024-01-0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专题模拟卷(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10-11高三上·江苏盐城·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集中
C.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2023-12-16更新 | 462次组卷 | 456卷引用:【新东方】2019新中心五地115高中历史
14-15高一上·江西宜春·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2023-11-27更新 | 157次组卷 | 329卷引用:【新东方】高中历史0003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浙江金华·一模
5 . 下列为先秦时期诸侯国分布示意图。下列项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④③D.④②①③
2023-11-11更新 | 267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1 中国古代史 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6 . 历代职官制度的演进,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秦、元、明、清四朝职官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理藩院尚书、军机大臣、水师提督
丞相、御史大夫、郡守
大学士、内阁首辅、锦衣卫指挥使
监察御史、宣政院使、福建行省右丞
A.①③②④B.②④③①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
2022-06-14更新 | 7332次组卷 | 53卷引用:浙江省2022年6月高考历史真题变式--选择题
7 . 秦朝的廷议制度主要讨论有关国家的基本制度和重要的方针政策。参加廷议的既有位高权重的三公九卿,还包括职卑权轻的博士(皇帝的顾问、智囊)。秦始皇让博士参加廷议
A.利于君主的科学决策B.可以监督制约丞相
C.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提高儒生的政治待遇
8 . 柏杨评价三公九卿制说:“秦政府的组织精神,是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分权的实质是维护皇权的独尊B.互不统摄保障了决策的民主性
C.三权分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监察制度有效地防止了官员腐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在阿房宫遗址出土的一块秦砖上,用小篆写了“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十二个字。其中“海内皆臣”这四个字最能表明秦朝(     
A.经济繁荣B.国家统一C.文化统一D.百姓安居
2021-10-18更新 | 681次组卷 | 71卷引用:2021年1月浙江学考仿真模拟试卷历史02
2021·浙江金华·二模
名校
10 . 起源于对宇宙世界初步认识的中国古代方圆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深刻影响古人对世界万物的认识。有学者研究中国古代书法文化的时候,发现某一书法字体是由圆转的线条构成,既不是纯粹的圆,也不是纯粹的方,而是方与圆的完美融合,结构匀称圆润,有圆弧的流畅之美。这一反映方圆思想的书法字体应为
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楷书
2021-05-19更新 | 401次组卷 | 5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考点19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