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考古发掘证实,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A.西汉政府着力保护丝绸之路畅通B.汉代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
C.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源远流长D.西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
2023-11-03更新 | 147次组卷 | 40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贾谊认为,“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难知也。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耳,岂顾不用哉?”这一主张(     
A.有效地制约了君主专制权力B.维护了汉朝统治的长治久安
C.助推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D.体现了礼法兼施的治国主张
3 . 下图为1959年新疆尼雅遗址出土的“司禾府印”,它是汉朝时期管理农业官员的印章,这枚印章可以用于(     
A.阐明西汉时中央政府对西域的民族政策
B.实证汉代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
C.研究西汉时西域都护府设置的相关史实
D.描述西汉时期西域农业发展的大致水平
2023-05-25更新 | 29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部分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在国家遭受天灾或政权处于危难时,自省检讨自己过失的文书。据统计,汉代有十五位皇帝下过“罪己诏”,在历代王朝中数量最多。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汉代(     
A.灾害频繁和社会矛盾尖锐B.原始社会民主传统限制皇权
C.统治者虚怀纳谏从善如流D.君主行为受到主流思想制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前往西域,在此基础上,中国与西方国家交往的商业通道-丝绸之路得以开拓。汉王朝在派遣使节通往西域时,赠礼一般都很丰厚。汉使所需食物及牛马等,全部用币帛购买,并不采取无偿征派的形式。这主要是因为汉朝(     )
A.与西域各国实行朝贡贸易
B.经营西域重在政治目的
C.生产力水平远高于西域
D.经济繁荣国家财政充盈
6 . 1995年,新疆尼雅遗址发现一处东汉夫妻合葬墓,男性墓主右臂绑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和弓箭、箭箙、短剑鞘等物品放置一起。这可以佐证(     
A.中原与西域的交通往来B.阴阳五行学说开始流传
C.丝绸之路始终动荡不安D.西域织锦技术赶超内地
7 .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儒学渐渐进入思想世界的中心,也逐步渗透了普通人的意识和生活。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察举制度确立的促进B.中央集权加强的推动
C.太学教育机构的兴办D.独尊儒术政策的实行
2022-03-2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旨在
A.从唯物史观角度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对董仲舒的“君权神授”思想给予完全的肯定
C.说明汉武帝统治具有历史进步性符合人民利益
D.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为统治者服务的根本原因
2022-01-03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
A.“天人感应”学说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D.“三纲五常”学说
2021-11-20更新 | 196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上三种主张都
A.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遭到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2021-10-10更新 | 337次组卷 | 99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上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