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国家政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律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古代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材料二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氐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经济主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文帝时期的经济政策,并概括该政策实施后的成效。
2 . 从汉代开始,国家的正史往往会包括称为“灾异”“祥瑞”或者“五行”的内容,其中记载气候灾变时常常联系于政府的行为。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思想是(     
A.罢黜百家B.天人感应C.君权神授D.民为邦本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汉时期关于君权的制约机制渐超形成,“天”在秦汉之际的民众中具有神秘而崇高的地位,按认为是一切合法性的最后根据。董仲舒对传统的天神观改造和重构后,强调“天者,百神之六君也”“三者亦天之子也”“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赋言民者,天夺之”;宰相应“入则参对而议政事,出则监察而董是非”“上佐天子理阴阳”“下遂万物之宜”;重大事件要经过中枢机构的集体讨论,方才下诏执行。在这种情况下,有时还会出现激烈的“廷争”,这无疑削弱了君主决策的随意性。汉代君主治国理政尤为关注对前朝历史经验的总结,以提升执政能力,这就促使其设立史官,传承古已有之的修史传统。

——摘编自向晋卫《汉代社会对君权的制约机制》

材料二   黄巾起义使东汉政权一蹶不振,隔断了中央与地方的从属关系,进而演变成天下大乱。持续的战乱造成地方势力坐大。世家大族操纵从中央到地方的军政大权。魏晋以降,门间士族有宾客、门生、部曲、佃客与奴婢,并占据广阔的山泽庄园,势力空前强大,且可凭恃九品中正制平流进取,巩固其政治地位。三朝更迭对他们来说,自不必放在心上。自曹操崛起以来,强调唯才是举,认为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即使“不仁不孝”也可为我所用。曹魏中期至西晋,谈玄之风盛行,不少士大夫热衷于追求庄子式的逍遥,反对一切人为的束缚。及至晋宣南渡,此风弥煽。凡此种种,使君主制专制呈现出一种持续衰微的趋势。

——摘编自任重《魏晋南北朝君权削弱的几个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制约君权的重要因素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君权逐渐衰微的原因。
2022-11-17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长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东汉中期以后,国家长期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政治腐朽黑暗。一些正直士人不满现实,抨击时政,触犯宦官集团利益,导致了(     
A.王莽篡权B.太后临朝C.党锢之祸D.黄巾起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汉前期,一些豪强富商通过手中的权力和经济实力,垄断国家的经济命脉,囤积居奇,操纵市场,贱买贵卖,牟取暴利。这一现象(     
A.促使汉武帝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导致了西汉王朝的衰落
C.为丝绸之路的繁荣奠定了社会基础D.推动了盐铁官营的实施
6 .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在郡国设均输官,负责管理、调度从郡国征收来的租赋财物,并负责向京师各地输送。又置平准官于京师,总管全国均输官运到京师的物资财货,“贵则卖之,贱则买之”。这说明当时(     
A.政府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B.中央对地方管控的加强
C.国家为开拓疆域进行准备D.商人经商环境较为宽松
7 . 宋代王应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这一观点主要是依据汉高祖(     
A.全面恢复了分封制度B.以德政取代严刑峻法
C.采取了儒道治国策略D.实行了郡国并行制度
8 . 汉武帝巡视地方时,发现地方吏治腐败情况严重,但是丞相史和监御史都没有向皇帝报告,这促使汉武帝寻求建立一种更完备的制度来加强对地方郡国的控制。这一“更完备的制度”是(     
A.察举制B.十三州(部)制C.推恩令D.均输平准法
9 . 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施政方针有了诸多重大调整。下列属于“重大调整”的是
①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②实施尊崇儒术的文化改革
③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④设立直接为皇帝控制的中朝
A.②④B.①②C.①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司马迁的《史记》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下列记载不可能出现在《史记》中的是
A.禹建立夏朝B.秦始皇焚书坑儒C.蔡伦改进造纸术D.汉景帝削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