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西汉氾胜之汇录的《汜胜之书》,记述了以区田法为核心的耕作技术;宋代陈旉的《农书》,记述了土壤所宜以及积肥、施肥等提高地力的技术;元代王祯的《农书》,记述了大量农业工具。这些农书(       
A.得益于土地生产效率的提高B.表明国家组织力量的强大
C.反映了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D.意在推广先进的农业工具
2 . 秦汉统治者在政治上不断迁徙打击各种扰乱乡里的社会势力,经济上防控土地兼并、扶持自耕农生产,意识形态上以儒家思想改造乡里社会风尚,社会治理上重视以法治民、以德化民。这表明秦汉统治者(       
A.注重乡里社会秩序的改造B.奉行儒法并用的理政思想
C.实行休养生息的治国策略D.重视基层社会的自我更新
3 . 《后汉书》载:“时(公元188年)……(刘)焉以为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辄增暴乱,乃建议改置牧伯,镇安方夏……焉议得用。出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州任之重,自此而始。”据此可知,东汉刺史制度的调整(       
A.源自于地方局势的动荡B.导致州牧与刺史相制衡
C.目的在于打击地方豪强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治理
2024-01-16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THUSSAT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届高三1月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4 . 汉初,王国保留较大置吏权,“擅杀生”,可不用汉法;文帝初年,王国两千石官员及其以上统一改由中央任命,用汉法;及至景帝,“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从而使诸侯王基本丧失了治民权;武帝以后,进一步剥夺了诸侯王的全部置吏权。由此可知,西汉(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C.君相矛盾有所缓和D.朝廷选官制度剧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初统治者一方面认为自己的生死是“命乃在天”,给“天”赋予一定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则更多地通过将“天”的神性、义理与自然属性结合,赋予“天”多种混沌性质,让“天”趋于神秘,并致力于塑造民众对天的绝对信仰。汉初统治者的这一认识(     
A.弱化了普通民众的信仰B.完善了天人感应理论
C.保证了汉初政治的稳定D.契合了专制皇权需要
6 . 赋民公田是指东汉时期将国家所有土地给予贫民耕种,接受赋田的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独立向国家缴纳租税;假民公田是指将公田租赁给贫民,在性质上变成国家的佃农。这些政策的实施(     
A.冲击了土地私有制B.有利于巩固小农经济
C.限制自然经济发展D.为租调制奠定了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司马迁指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他以范蠡为例,说其“三致千金”,把财富分给贫贱时结交的朋友和远房的叔伯弟兄,"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司马迁这一言论意在(     
A.肯定人们的逐利行为B.说明仁义是财富的派生物
C.强调对各业一视同仁D.指明商人发家致富的原因
8 . 公元前178年,汉文帝恢复了皇帝籍田的仪式:为了在耕作农田获取谷物以祭祀宗庙方面作出表率,汉文帝亲自参与劳作。自此,这种在汉皇宫内举行的半宗教半政治的仪式开始成为传统。汉文帝的这一举措(     
A.凸显了神权政治的色彩B.受到了儒学独尊的影响
C.催生了休养生息的政策D.体现了农耕文化的传承
2022-12-24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四)历史试题
9 . 明器是我国古代专为殉葬而仿照实物制成的殉葬品,是死者生前生活的写照。下面是西汉墓葬出土的陶制畜类明器统计情况。据此推知,西汉时期(     
单位:件
时间役畜类肉畜类
西汉初年22103
西汉晚期16644

A.饮食结构发生根本变化B.个体农耕经济逐渐衰退
C.畜牧业生产居主导地位D.社会经济得到一定发展
2022-12-1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九师联盟2023届高三11月质量巩固卷(老教材)历史试题
10 . 汉初,相国曹参语惠帝曰:“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材料反映的主旨是(     
A.“汉承秦制”下的皇权专制B.“白马之盟”后的君臣制衡
C.“郡国并行”导致皇权架空D.“民贫国弱”下的无为而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