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9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梁启超曾说:“欧洲近世文明兴起,路德新教之起,全欧精神为之一变。”康有为亦认为,亚历山大、凯撒、拿破仑诸大王都远不能与路德比,甚至希腊七贤、哥白尼、哥伦布、达尔文等人也都不如路德的贡献大。两人的观点(     
A.促进了新教在中国广泛传播B.代表了相当部分士人看法
C.客观评价了路德的历史地位D.旨在为维新变法寻找依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罗马法规定获得过荣誉奖励的人可以在其葬礼上摆出标志此等荣誉的荣冠(如下表)。这反映了古罗马(     
金冠:表彰在单人决斗中杀死敌人或坚守阵地到战斗结束的军官
市民冠:表彰在战斗中拯救了战友生命的战士
海军冠:表彰在海战中第一个登上敌船的战士
首登冠:表彰在攻城战斗中第一个攻上敌人城头的战士
壁垒冠:表彰那些第一个登上了敌人堡垒的战士
凯旋冠:表彰取得重大胜利的将军
A.等级制度推动海外扩张B.军事征服巩固共和制度
C.法律制度强化国家意识D.战争促进公民意识形成
3 . 唐代中期后,一些学者冲破了汉代以来“疏不破注”的解经传统,大胆怀疑甚至否定汉唐学者对《春秋》所作的传注,开创了“舍传求经”的新局面。这一变化(     
A.阻断了儒释道三教合流B.为儒学发展注入了活力
C.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促进了儒学思想的统一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两朝不仅与亚洲各国,而且与欧美一些国家也发生了贸易联系,其海上贸易可谓全球化了。例如,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开海贸易后的几十年里,向中外商人开放的大大小小的港口有一百多处,遍及沿海南北,而以广东最多。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都与中国发生了直接贸易关系。清代商船的数量不断增加,进出口的商品数量也不断增加,而且种类繁多,因而贸易商品流通值呈直线上升趋势。在同西欧各国的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有利的出超地位……但清王朝不懂世界知识,不知发展趋势,对具有重大意义的海外贸易态度消极,甚至闭关禁止,致使西欧航海贸易势力进入西太平洋而压倒了中国航海贸易势力。

——摘编自张增香《试论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特色》

材料二   1570年,西班牙征服马尼拉;1575年,1215艘大帆船由菲律宾马尼拉驶往墨西哥,跨太平洋的大帆船贸易由此开始,并逐步走向辉煌。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因为中国—菲律宾—墨西哥航线的贸易,从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一个人口众多的城市”“世界最著名的集市”。1793年,这里还因拥有49家制瓷厂而成为当时美洲著名的制瓷业中心。“1592年,中国输入拉丁美洲的货物超过了西班牙,西班牙商品受到排挤,国内丝织厂纷纷倒闭”,“到1660年,美洲白银输入西班牙的数额仅为1595年的十分之一”。大帆船贸易带到墨西哥的产品不仅是成捆的生丝,更有无以比拟的雪白丝绸,甚至是仿安达卢西亚花布图案的丝织品,无不让拉丁美洲人民惊叹并喜爱。从精细的上等品到普通织锦,加之价格低廉,满足各阶层人的需求。

——摘编自韩哈《试析16—19世纪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及其对拉丁美洲与中国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帆船”贸易对拉丁美洲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两代中西方航海贸易势力的变化及原因。
2024-05-2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青年》前期有关青年的部分文章

作者文章卷号
陈独秀《敬告青年》一卷1
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一卷1号、2号、3
高语罕《青年与国家之前途》一卷5
易白沙《战云中之青年》一卷6
高语罕《青年之敌》一卷6
李大钊《青春》二卷1
刘叔雅《欧洲战争与青年之觉悟》二卷2
陶履恭《新青年之新道德》四卷2

——摘编自李静《<新青年>杂志话语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青年》前期的“青年”文章,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5-2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6 . 如表反映了宋徽宗崇宁和大观年间在规定的每届定额之外的交子(纸币)增造数量情况。由此可推知,这一时期交子(纸币)的发行(     
时间崇宁元年崇宁二年崇宁四年大观元年
增造数量200万缗1143万缗570万缗554万缗
A.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B.加速了纸币推广使用
C.影响了经济的稳定性D.解决了国家财政危机
2024-05-2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7 . “上书拜官”是汉代盛行的一种官吏选任方式,即天下吏民可直接给皇帝上书,经过审核后,言有可取者可授职试用,满岁报告治状,然后决定是否正式拜官。据此可知,该选官方式(     
A.利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B.开启了选官方式多元化
C.瓦解了地方的王国势力D.纠正了察举制度的弊端
2024-05-2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8 . 20世纪60—70年代,非洲民族主义史学派兴起,但是他们在非洲历史的研究中着重英雄史,忽略人民史;强调与欧洲联系较早和接触较多的沿海地区,忽略依靠本土努力持续发展的内地社会;强调大的王国和与欧洲人对抗的政治体,忽略小的族群或政治体。这表明该学派(     
A.与民族独立运动联系密切B.明晰了非洲历史的范围
C.历史研究具有较大局限性D.为去殖民化作出了贡献
2024-05-2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由于战争等因素的影响,有些拉丁美洲国家的边界地区至今仍是一片片“雷区”,地雷数目极其惊人。据不完全统计,仅秘鲁和厄瓜多尔边界就有三万多枚反人道主义地雷。为了彻底清除地雷,美洲国家组织出台了“扫雷工程”,向那些地雷隐患较大的国家提供专家、技术和资金支持,使美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雷区”。“扫雷工程”(       
A.稳定了拉丁美洲社会秩序B.利于推进区域贸易自由化
C.强化美国对拉美社会控制D.有效缓和了国际冷战局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唐宪宗时《元和国计簿》记载:全国分为48个方镇,有15道不申户口,每岁赋入仅有浙江东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等8道49州144万户。8道赋役户是天宝时的四分之一,需要供养的军队比天宝时增加了三分之一。这反映出安史之乱以后(       
A.南方财政强度减弱B.江南经济发展迅速
C.中央集权遭到削弱D.北方饱受战乱摧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