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彰显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诗句“秦人凿破楚咽喉,南北通航贯九州。五岭青云漓水落,三湘黄叶洞庭秋”描写的水利工程大致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隋炀帝修建的大运河呈扇形分布,东北至涿郡,东南至余杭,西通关中。同时炀帝对洛阳城内的自然水系和漕运进行了修整,使之成为河北、江淮、关中这三个最发达地区的集结点,“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自是天下利于转输”。据此可推知,隋朝大运河的修建(     
A.反映了全国经济重心的转移B.促进了运河流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C.推动了沿岸市镇的兴起发展D.打破了以陆路运输为主的交通格局
3 . 傅奕(555—639)认为,佛教僧徒“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于百姓无补,于国家有害”,主张废除佛教。这说明,傅奕反佛的出发点是(     
A.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B.加强对民众的管理
C.佛教自身的欺骗性D.维护封建政权稳定

4 . 孝文帝迁都洛阳不到四十年,北魏灭亡。《魏书》认为:“迁洛之举,群臣不顺,孝文设术以诈之,示威以胁之。不知厌乎累世安乐之余,经始百年荒横之地。一事不成,旧业尽弃,欲以何为?”这种观点认为迁都(       

A.加剧了北魏统治集团的腐败B.动摇了北魏政权的立国根基
C.不利于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D.丧失了保持民族特性的条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三国时期的孙吴政权,在军事上实行世袭领兵制。一支军队由某一将领固定带领,将领死后由其子或其他家族成员承袭。士兵对将领具有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一现象(     
A.成为中央权威衰弱的根源B.标志着士族政治的形成
C.易导致世家大族势力膨胀D.加剧了分裂割据的局面
6 . 唐朝在边疆地区设羁縻府州,元、明在西南等地区采用土司制度,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强化了对西南各民族的管理,同时中央政府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便形成了“苗疆、回疆、蒙古、西藏”几大自治区域,新中国成立前后,逐步建立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说明(     
A.中华文化多元一体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各民族“长期共存”D.民族政策在历史传承中发展
7 . 1936年1月4日,鄂豫边省委在信阳吴家尖山小石岭村创建了鄂豫边红军游击队,        任队长
A.王国平B.周骏鸣C.张星江
2021-04-19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党史杯”历史知识竞赛题
8 . 1940年3月5日,八路军一二九师发起        战役,歼灭顽第九十七军及其他游杂武装1万余人,反共先锋朱怀兵几乎全军覆没
A.磁武林B.卫东C.磁武涉林
2021-04-18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党史杯”历史知识竞赛题
9 . 1944年9月初,中共太行区党委和太行军区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进军河南的部署,抽调军区第三团、第三十五团组成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共1700余人,任司令员
A.皮定均B.熊伯涛C.徐子荣
2021-04-14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党史杯”历史知识竞赛题
10 .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主力在晋东北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歼敌1000余人,取得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
A.一二○师B.一一五师C.一二九师
2021-04-14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党史杯”历史知识竞赛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