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46年9月16日,毛泽东给中央军委指示中提出:“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以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以分散兵力打游击战为辅”。

材料三   1947年9月,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的党内指示中指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材料四   1947年12月25日,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提出     “十大军事原则”     :“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国共双方军队人数变化与革命战略转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比较图1、图2,指出秦长城与明长城的两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3-04-03更新 | 13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奥赛班论述题集训(二)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历史和考古发掘材料证明,我国在近五千年中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时代到河南安阳殷墟时代,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 左右。在这以后,年平均温度有2一3℃ 的摆动,寒冷时期出现在公元前一千年(殷末周初)、公元四百年(六朝)、公元一千二百年(南宋)和公元一千七百年(明末清初)时代。汉唐两代则是比较温暖的时代。

——摘编自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晋朝、南北朝至20世纪的中国气温变化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以“气候变迁影响政治格局”为主题,任选图中两个历史时期进行合理解读。(要求:明确写出两个历史时期,解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4-02更新 | 44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奥赛班论述题集训(二)历史试题
4 . 风云变幻

在上图标注的时段中任选其二,结合所学,以“世界·中国”为主题,阐述时代的变迁。
2023-03-31更新 | 30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奥赛班论述题集训(二)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校徽的功能主要是为了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底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校徽:标识与理念
1917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请鲁迅设计北大校徽。同年87日,鲁迅完成图案设计工作。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造型是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简洁的轮廓给人现代的感觉。"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的""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有如一人背负二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的想象。同时“北大”二字还有“脊梁”的象征意义。鲁迅用“北大”两个字做成了一具形象的脊梁骨,借此希望北京大学毕业生成为国家民主与进步的脊梁。

——据肖伊绯《大学校徽百年史话》等

结合时代背景,对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进行阐释。
2023-03-22更新 | 469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奥赛班论述题集训(二)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尹曾辅佐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汤死后,伊尹继续相辅佐汤之孙太甲。表4为有关伊尹的历史叙述。

材料1因太甲不能施行仁义,伊尹放之于桐宫。后太甲悔过自责,于是伊尹迎回太甲。重新当政的太甲注重德行,使国泰民安。(汉)《史记·殷本纪》
材料2商汤死后,伊尹囚禁太甲于桐宫,自立为王;七年后太甲逃出,杀死伊尹,夺回王位。(战国)《竹书纪年》
材料3辛亥卜,至伊尹,有一牛。甲戌卜,其执伊,侑,岁。(甲骨文记录显示,伊尹死后的 300 余年间一直受到商王的尊崇,祭祀地 位介于殷先王与先公之间)
(商)甲骨卜辞
提取材料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得出一个结论,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予以阐释。(要求:结论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3-09更新 | 780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奥赛班论述题集训(二)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黄河流域9个省(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0余万处,占全国的39.7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5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221处,世界文化遗产11处,世界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1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3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9处,以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6处。


——据202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的《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

材料二   人类有很多种不同的文化,它们都是“自我”生长起来的,一种活生生的文化,总是历史上种种行为形式的博物馆。每个文化集团都有自己唯一无二的历史,这种历史一部分取决于社会集团特殊的内部发展,一部分取决于它所受到的外部影响。

——摘自弗朗兹·博厄斯《种族、语言与文化》

从自然环境来看,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总是和它产生的地域相结合的。黄河流域的文化与其地质、地貌以及自然地理的特点密切相关。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像大地母亲般地孕育了黄河文化。

——摘自侯仁之《黄河文化》


结合中国古代黄河流域文明发展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279年宋朝灭亡后,元明清人对宋朝的“崇文抑武”政策多有所批评,认为它导致了宋代的“积弱”。但近代史家从宋文明中发现了与欧洲相类似的近代文明征象,是经济文化繁荣的盛世。并将其归因于宋代的“崇文抑武”政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宋朝“崇文抑武”政策的影响,选取任意一种观点或者自拟一个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1-31更新 | 450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奥赛班论述题集训(二)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唐朝常见的一些现象及唐朝的部分政策介绍。

现象政策
契丹人李光弼,尝谓,“吾乃祖本汉将,辱于单于之庭”,“壮士当建功大国”法律规定:“熟户既是王人,章程须依国法。”
突厥族出身的将领李怀让攀附汉将李陵为其先祖,认陇西为其郡望法律规定:“凡内附后所生子,即同百姓,不得为器户也。”
突厥贵族出身的阿史那忠,说其“克承大禹□□□□茂业”,又说“今为京兆万年人也”太宗说:“不必猜忌异类,益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安兴贵家族本是中亚的粟特人,却被说是“轩辕帝孙,降居弱水,安息王子,以国为姓”制定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制度。在赋税、徭役等方面,实行不同的优惠政策
在唐为官的高丽人泉男生篡志载其为“辽东朝鲜人”,后裔泉毖墓志中则载其为“京兆万年人”大量任用少数民族或外国人到政府任官,并给予他们很大的权力
按规定外国人应参加宾贡科考试,大食人李彦升参加科举考试,并考中进士保留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原有制度、风俗习惯、生产和生活方式,允许酋长之位世袭
内迁的突厥阿史那氏改为史氏,回纥人唱没斯改名李思忠,等等制定宽松的宗教政策.允许各种宗教在境内传播,以满足不同民族和人群的宗教信仰需求

注:熟户,指汉化的外来或少数民族人口;王人、即政府管理下的编户齐民。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主题明确,契合材料,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上的现代化运动和社会政治变迁,通常具有革命性变迁与非革命性变迁两种形式。革命性变迁通过广泛的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以革命的暴力方式,摧毁现存的秩序,并按革命者预想的计划,重建某种新秩序,以求在这一秩序状态下,推进现代化和社会发展。非革命性变迁与上述“断裂性”的发展方式不同,它主张尽可能地运用传统结构内的现存政治和社会资源,来促进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

——摘编自萧功秦《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研究》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某方面的“革命性变迁与非革命性变迁”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