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8 题号:22914938
“上书拜官”是汉代盛行的一种官吏选任方式,即天下吏民可直接给皇帝上书,经过审核后,言有可取者可授职试用,满岁报告治状,然后决定是否正式拜官。据此可知,该选官方式(     
A.利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B.开启了选官方式多元化
C.瓦解了地方的王国势力D.纠正了察举制度的弊端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汉、魏时期的州郡长官可以自行选用僚佐;北周、北齐以来,州郡僚佐已多归吏部选授;至隋朝时,地方大小之官,悉由吏部任命,而且县佐须用别郡人。材料中地方官选用的变化(     
A.保证了政权的稳定性B.加强了专制集权政体
C.提高了地方官员素质D.消除了地方割据根基
2022-09-28更新 | 26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上计”是秦汉时期考核官员的重要制度。中央的重要官吏和地方的首长,每年要把自己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治安情况、赋税等预算数字写在木券上(下图),上报国君,并把木券剖分为二,国君持右券,臣下持左券。到了年终,官吏必须到国君那儿去报核。国君根据右券亲自考核,或由右丞相协助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升、降、赏、罚。“上计”制度的建立,意味着(     

A.中央加强地方财政的控制B.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优劣
C.作为官员升降赏罚的凭据D.与察举、征辟制互相印证
2022-12-11更新 | 44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西汉刺史秩仅六百石,只相当于一个中下等县令的品秩,却“奉诏六条察州”,监察秩二千石的郡国守、相乃至诸侯王。有评论者认为,这样可以使得“官轻则爱惜身家之念轻,而权重则整饬吏治之威重”。这体现出西汉刺史制度的显著特点是
A.内容丰富,体系完备B.以小监大,以卑督尊
C.地位独立,专权跋扈D.分工合作,职责明确
2021-11-23更新 | 10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