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216 道试题
1 . 20世纪30年代,上海女性时尚杂志《玲珑》曾刊登《真正摩登女子》一文,向人们描述摩登女郎常用的标准:一是有相当的学问;二是在交际中能酬对,大方而不讨人厌;三是稍懂一点舞蹈;四是能管理家务。此文企图(     
A.推动妇女思想解放B.改良传统的婚姻习俗
C.传播西方民主思潮D.为现代女性建立规范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美国对外援助十分广泛,涵盖了美国对众多类型国家在安全、经济、社会治理和科教文卫等领域内的帮助。下表为战后各时期美国对外援助情况。

1946——2007财年各时期美国对外援助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时期/财年经济援助军事援助小计
战后救济时(1946—1948)12482.00481.2012983.20
马歇尔计划时期(1949—1952)18634.30100064.2028698.50
共同安全法案时期(1953—1961)24050.0019302.2043352.20
对外援助法时期(1962—2007)465347.9207352.8672700.7

材料二:1947年以来对外援助还只是一个对付短期危机的权宜之计。1961年开始,其对外援助的重点从欧洲转移到亚洲,再从亚洲转移到中东。美国对外援助主要的双边援助项目:发展援助,经济支持基金,食品换和平计划,以及通过对主要国际金融组织的认捐提供的援助。大部分对外援助(包括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都同购买美国的商品和服务“挂钩”根据美国国际开发署的统计,大约80%的美国对外援助被用于回购美国的产品和服务,其中包括购买美国军火。此外,美国对外援助总是附带很多条件,例如,民主、人权、自由以及进行必要体制改革等政治条件;不是根据贫困程度进行分配,而是根据该国对美国的战略地位进行分配。

——据周琪《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援助的目标和方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援助的目的以及特点。
(2)阅读上述材料,如何看待二        战后美国的对外援助行为,谈谈你的看法。
3 . 二战后,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西方社会的福利增长呈现出刚性升势,但其经济增长却是周期性地在萧条与增长之间摇摆。因此,在某些时刻,西方社会普遍出现“超水平的社会福利”。最符合材料中“某些时刻”表现的是(     
A.20世纪40年代末,“马歇尔计划”实施
B.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有化浪潮兴起
C.20世纪70年代,“滞胀”危机持续蔓延
D.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在全球活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亚历山大东征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他到埃及以法老自居,在波斯接受当地的宫廷礼仪服饰,在中亚娶当地贵族女子为妻,在苏萨举行马其顿将士与东方女子的集体婚礼。亚历山大采取的措施 (     
①阻断了西方文化在当地的传播        ②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
③有利于巩固帝国统治秩序               ④推动了当地文化希腊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86年,从日本舶来的“东洋车”开始出现在北京街头,由于不需要什么技术,大量农民进城拉洋车。调查显示,到1924年时,北京有20%的人的生活离不开人力车。北京本有深厚的行会传统和基础,但人力车夫却长期没有行会。车夫与老板的矛盾都局限在个人层面,没有上升到阶层的层面。当有轨电车开进上海、天津,并开始向北京进发时,遭到“人力车”从业人员的激烈反对。1929年,以人力车夫为主的“旧行业”与电车工会甚至发生暴力冲突。此前人力车夫常被社会视为流痞一类,而这次公开的集体行动、集体反抗,使社会开始正视他们。中国共产党也重新重视起在北京人力车夫中的组织动员工作,不久就大见成效。

——摘编自雷颐《北京人力车夫与中国现代性转型》

阅读材料,围绕“交通工具与现代性转型”,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6 .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半个多世纪后引发了中国国内讨论。
王韬《法国志略》(1871年)共和之政,其为祸之烈至于斯欤?叛党恃其凶焰,敢于明目张胆而弑王,国法何存?……古今悖乱之事,固未有甚于此者也。顾迹其祸之由来,不能和众而得民心,自恃居民之上,而好恶不与民同,怨之所及,足以亡身。……然则为人君者,其可逞欲而妄为哉?
康有为《进呈法国革命记序》(1898年)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十万之贵族,百万之富家,千万之中人,暴骨如莽……(路易十六)特许开议院,至仁也,许平民预议而立宪法,至公也……惜其许行立宪,不尽出己意,而多出于民迫,不刚断于速行,而游移与众议……终则恃外援而出奔,遂激民怒而成大戮……
汪东《正明夷〈法国革命史论〉》(1907年)法国大革命,起于前七百八十九年,讫于前八百四年,中更七载,丧乱繁多。虽谋之者有不臧,然一洗旧弊,遂能祛虐政、均利权,卒达改革之首志,其功抑亦赫赫可观哉!……夫法国自十八世纪以降,王族贵族之骄恣暴戾,已非一日,至路易十四即位,益张王权,豪奢既极,又复横挑强邻……布奔氏之失民心,由来有渐……孰谓路易十六之死,非民杀之哉?
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1918年)俄国今日之革命诚与昔者法兰西同为影响于未来世纪文明之绝大变动。在法兰西当日之景象,何尝不起世人之恐怖惊骇而为之深抱悲观。尔后法人之自由幸福即奠基于此役。岂惟法人,十九世纪全世界之文明如政治或社会之组织等,罔不胚胎于法兰西革命血潮之中。……今之为俄国革命抱悲观者,得与在法国革命之当日为法国抱悲观者相类欤?
阅读材料,评析近来以来中国人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看法。
2024-06-0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需要补充的是,世祖末成宗初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事实上,行省在具有上述基本性质的同时,仍然长期保留着代表朝廷分驭各地的使命,仍然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部分性质。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起源与演化》

材料二   清朝对西南边疆的统治进一步深入。清代将原属四川的播州地区(今遵义一带)划归贵州,广西北部地区的罗甸、望谈、册亨、贞丰数县亦并入贵州。为加强叶边睦的控制,清朝在云南等边陲地区实行富有特色的基层驻军制度即汛塘制度,在边远地带以及与邻邦接界的地区,大量驻守绿营兵和各种土军。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使之同于内地。

——摘编自杨永福、陶亚敏《明、清西南边疆治理措施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分散地方机构权力的角度指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并概括元朝行省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加强对西南地区统治的措施并简述其作用。
2024-05-3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楚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秦朝焚书坑儒,重用韩非法家之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界“大一统”局面形成。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确立的这一过程反映了(     
A.思想主导了社会大变革B.中国从分裂走向了统一
C.儒家学说顺应时代潮流D.诸子百家逐渐走向消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主要包括高等专科学校与职业学院两种类型的院校。1919年后德国颁布一系列诸如《职业教育法》、《联邦德国职业学校总协定》的法律法规,立法体系完备详细。“双元制”为学生提供很多进入企业实践的机会,在生产实践的一线平台学习,既能及时消化课堂知识,又能快速发现和掌握新的学问。2003年,德国的职业教育经费中企业投入103亿欧元,国家投入56亿欧元,企业占72%。

——摘编自吴建国《中外高等职业教育法治化比较研究》等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召开了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还没有系统化,没有广覆盖,配套性地方法律法规少。虽然国家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职业教育是低于普通教育的职业教育以学科本位或者知识本位为主,知识与现实工作联系不紧密。近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总经费投入的比例,几乎都在11%~13%之间徘徊,远低于国际上25%的比例标准。当前我国财政性经费依然是职业教育经费的最主要来源.

——摘编自孙希《中外高校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对比分析》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外职业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10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邑,字仲卿,庐江郡舒县人,西汉循吏。初为桐乡啬夫,为政廉平不苛,迁庐江太守卒史。举贤良方正,授大司农丞,迁北海太守,治行第一、迁大司农,掌管全国租税、钱谷、盐铁和财政。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者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为人淳厚,笃于故旧,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天子器之,朝廷敬焉。”“身为列卿,居处俭节”。

——《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

注:循吏,奉职守法的官员。

材料二   西汉和东汉记载入史书的循吏共计18人,有明确记载的选拔方式有孝廉、茂才、贤良、明经、辟除、征召、任子、纳赀(资)这八类,涉及次数较多的有辟除、孝廉、辟除、征召。黄霸是循吏中仕途轨迹记载最详细,也是次数最多的,黄霸涉及到的选拔方式为2次纳费、2次察廉、2次举贤良、3次征召。除王成记载不详外,其他循吏最少也会经历1次选拔,平均每人2.7次,差不多就是每个循吏在仕途生涯会经历3次不同方式的选拔。

——摘编自徐鹏鹏《文官制度与汉代政治治理研究——以汉代循吏群体为视角》

(1)根据材料一、指出朱邑被列入《循吏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代选官制度的特点并加以评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