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面对周边众多民族,秦、汉王朝分设典客和大鸿胪,专职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秦王朝在西北地区设陇西、北地、上郡3郡,汉王朝则在匈奴故地陆续设立了朔方、酒泉等郡。边疆之郡县,既任命汉族的官员,谓之以流官治其土,又封少数民族的首领为王、侯,谓之以土官治其民。鉴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边郡之税一般无定制定额,甚至可以减免,蛮夷首领也只需解纳土贡。为充实边郡,秦汉还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并通过联姻等方式与各民族缔结友好关系。

——摘编自徐杰舜《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

材料二:明清时期经略边疆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重大事件

1411年

明朝在黑龙江流域开设奴儿干都司进行管辖

1571年

册封鞑靼首领俺答汗

1653年

清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尊号

1684年

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713年

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尊号

1727年

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1757年

彻底击败准噶尔部叛乱

1759年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民族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经略边疆采取的方式以及产生的历史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读史可以明兴衰”、“读史使人明鉴”,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对过去的事实的总结,在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诸多著名的史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及各诸侯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内容以诸侯、大夫的政治、军事活动为主。

《史记》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材料二:《史记》篇目举例

《史记》体例篇目举例
本纪(帝王活动及重大事件)高祖(刘邦)本纪
表(大事年表、世系表等)建元以来王子侯者(汉武帝时封侯的诸侯王子弟)年表
书(重要制度变迁)河渠(水利工程)书、平准(工商业)书
世家(诸侯等有重大影响人物的事迹)楚元王(汉高祖之弟,封地为楚国)世家、陈丞相世家

(1)比较《史记》《春秋》《资治通鉴》三部史书的不同之处。
(2)从“篇目举例“中任选三则,分别简述其反映的西汉社会状况。
2022-02-1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史学: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材料一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及各诸侯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内容以诸侯、大夫的政治、军事活动为主。

《史记》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史记》体例篇目举例
本纪(帝王活动及重大事件)高祖(刘邦)本纪
表(大事年表、世系表等)建元以来王子侯者(汉武帝时封侯的诸侯王子弟)年表
书(重要制度变迁)河渠(水利工程)书、平准(工商业)书
世家(诸侯等有重大影响人物的事迹)楚元王(汉高祖之弟,封地为楚国)世家、陈丞相世家
列传(各阶层重要人物、周边政权的历史)吴王濞列传、儒林(重要儒家学者)列传、司马相如列传、货殖(商人)列传、匈奴列传、大宛(在今中亚地区)列传

材料二   在欧洲,19世纪被誉为“历史学的世纪”,历史研究发生了很大变化。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自然界的规律适用于人类社会,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适用于历史研究。历史研究应该以回忆录、日记、外交报告等原始文献为材料,通过科学的解释方法,寻求人类社会进步的规律。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引起欧洲史学界的普遍关注,成为史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很多史学家批判拿破仑对各国的侵略,认为历史是体现民族特性的标志。各国相继整理出版自己民族的大型史料集,编纂各自的国家通史。普鲁士的《民族历史评论》发刊词说,历史“比任何学科都有助于全体德国人民的统一”。

历史研究的主要对象仍然是社会上层,但包括工人在内的社会下层的历史也逐渐受到关注。1850年,斯坦因的《1789年至今的法国工人运动史》和恩格斯的《德国农民战争》问世,思格斯指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材料三   “历史有什么用呢?”面对孩子的疑问,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克撰写了一部史学专著来回答这一问题。


(1)比较《史记》与《春秋》的不同之处。从“篇目举例”中任选两则,分别简述其反映的西汉社会状况。
(2)阅读材料二,概括19世纪欧洲历史学发展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
(3)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谈谈历史对你有什么用。要:从“能力或方法”“价值观”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2-07-05更新 | 2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4 . 填表题。下表是中国古代、近代大事年表,请完成空白处。
朝代起讫年代都城开国君主
夏朝约前2070-前1600年安邑
商朝约前1600-前1046年
西周约前1046-前771年镐京周文王姬发
东周770-256洛邑周平王姬宜臼
秦朝221-207咸阳秦始皇嬴政
西汉202-公元8长安                
新朝9-23王莽
东汉25-220洛阳刘秀
西晋265-316年洛阳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317-420年建康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304-439年
        420-479年建康宋武帝刘裕
479-502年建康齐高帝萧道成
502-557年建康梁武帝萧衍
557-589年建康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北魏386-534年平城魏道武帝拓跋珪
东魏534-550年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535-556年长安魏文帝元宝炬
北齐550-577年齐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581年长安周孝闵帝宇文觉
隋朝581-618年大兴隋文帝杨坚
                  618-907年西安唐高祖李渊
五代十国后梁907-923年梁太祖朱晃
后唐923-936年洛阳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936-947年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947-950年汉高祖刘暠
后周951-960年周太祖郭威
北宋960-1127年汴京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1127-1279年临安宋高宗赵构
辽国907-1125年皇都辽国耶律阿保机
大理937-1254年太和城
西夏1032-1227年兴庆府
1115-1234年会宁金太祖阿骨打
中都
开封
                  1271-1368年大都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1368-1644年北京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1636-1912年北京皇太极
中华民国                    南京

2022-09-1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及各诸侯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内容以诸侯、大夫的政治、军事活动为主。

《史记》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史记》体例篇目举例
本纪(帝王活动及重大事件)高祖(刘邦)本纪
表(大事年表、世系表等)建元以来王子侯者(汉武帝时封侯的诸侯王子弟)年表
书(重要制度变迁)平准(工商业)书
世家(诸侯等有重大影响人物的事迹)楚元王(汉高祖之弟,封地为楚国)世家
列传(各阶层重要人物、周边政权的历史)儒林(重要儒家学者)列传、匈奴列传、大宛(在今中亚地区)列传

材料二   岳麓书院藏秦简“秦始皇禁湘山诏”,记载秦始皇巡游湘山(即洞庭湖君山)时,“登相(湘)山、屏山,其树木野美,望骆翠山以南,树木口(缺字)见亦美,其皆禁勿伐”,并将湘山列入禁苑,归属苍梧郡管辖。《史记》则记载秦始皇在湘山遭遇大风,几乎不能渡过湘江,以为当地神灵作怪,“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使其裸露)其山”。

——摘编自晏昌贵《禁山与赭山:秦始皇的多重面相》


(1)根据材料一,比较《史记》与《春秋》的不同之处。
(2)从材料一“篇目举例”中任选两例,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其所反映的西汉社会状况。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两则史料中对秦始皇的不同叙述及出现这种不同叙述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及各诸侯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内容以诸侯、大夫的政治、军事活动为主。

《史记》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史记》体例篇目举例
本纪(帝王活动及重大事件)高祖(刘邦)本纪
表(大事年表、世系表等)建元以来王子侯者(汉武帝时封侯的诸侯王子弟)年表
书(重要制度变迁)平准(工商业)书
世家(诸侯等有重大影响人物的事迹)楚元王(汉高祖之弟,封地为楚国)世家
列传(各阶层重要人物、周边政权的历史)儒林(重要儒家学者)列传、匈奴列传、大宛(在今中亚地区)列传

材料二   岳麓书院藏秦简“秦始皇禁湘山诏”(注:虽出土信息不详,但经鉴定为秦朝竹简),记载秦始皇巡游湘山(即洞庭湖君山)时,“登相(湘)山、屏山,其树木野美,望骆翠山以南,树木口(缺字)见亦美,其皆禁勿伐”,并将湘山列入禁苑,归属苍梧郡管辖。《史记》则记载秦始皇在湘山遭遇大风,几乎不能渡过湘江,以为当地神灵作怪,“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使其裸露)其山”。

——摘编自晏昌贵《禁山与赭山:秦始皇的多重面相》


(1)根据材料一,比较《史记》与《春秋》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篇目举例”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西汉当时社会状况。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对秦始皇出现不同叙述的原因。
2022-01-17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重点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调研联考(三)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马迁全国游历图(局部)。


——据张大可《司马迁评传》

材料二   表 《史记》篇目举例

史记体例篇目举例
本纪(主要反映帝王政迹)五帝本纪、高祖本纪、项羽本纪
表(大事年表、世系表等)……
书(重要制度变迁)河渠(水利工程)书、平准(工商业)书
世家(诸侯等有重大影响人物的事迹)孔子世家、陈涉世家、萧丞相世家
列传(各阶层重要人物、周边政权的历史)仲尼弟子列传、儒林列传、货殖(商人)列传、游侠列传、匈奴列传、大宛(在今中亚地区)列传

——据司马迁《史记》整理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史记》创作的主客观条件。
(2)唐代刘知几指出,优秀的历史学家应具备“三才”:史才(文采)、史学(知识)、史识(见识、眼光)。依据该观点,试从材料二中列举两个能够反映司马迁卓越史识的篇目,并分别简要说明理由。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史记》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史记》体例

篇目举例

本纪(帝王活动及重大事件)高祖(刘邦)本纪
表(大事年表、世系表等)建元以来王子侯者(汉武帝时封侯的诸侯王子弟)年表
书(重要制度变迁)河渠(水利工程)书
平准(工商业)书
世家(诸侯等有重大影响人物的事迹)楚元王(汉高祖之弟,封地为楚国)世家、
陈丞相世家
列传(各阶层重要人物、周边政权的历史)吴王濞列传、儒林(重要儒家学者)列传、
司马相如列传、货殖(商人)列传、
匈奴列传、大宛(在今中亚地区)列传

从“篇目举例”中任选两则,分别简述其反映的西汉社会状况。(要求写出选择的篇目举例,史论结合)
2021-01-0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材料一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及各诸侯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内容以诸侯、大夫的政治、军事活动为主。

《史记》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史记》体例

篇目举例

本纪(帝王活动及重大事件) 高祖(刘邦)本纪
表(大事年表、世系表等) 建元以来王子侯者(汉武帝时封侯的诸侯王子弟)年表
书(重要制度变迁) 河渠(水利工程)书、平准(工商业)书
世家(诸侯等有重大影响人物的事迹) 楚元王(汉高祖之弟,封地为楚国)世家、陈丞相世家
列传(各阶层重要人物、周边政权的历史) 吴王濞列传、儒林(重要儒家学者)列传、司马相如列传、货殖(商人)列传、匈奴列传、大宛(在今中亚地区)列传
比较《史记》与《春秋》的不同之处。从“篇目举例”中任选两则,分别简述其反映的西汉社会状况。
2018-09-30更新 | 764次组卷 | 17卷引用:【整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第2课 汉代儒学 练习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