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1 . 下图关于汉朝开辟的丝绸之路中原与西域的物种交流情况,它反映了(     

A.西域已经纳入中国疆域B.中原较高的生产力水平
C.当时推行开明民族政策D.丝绸成为市场主要媒介
2024-04-27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指出:“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同时,他还指出:“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董仲舒的这些思想(     
A.具有浓厚的哲学思辨色彩B.反映出其理论设计存在矛盾
C.意在构建新型的君民关系D.体现了儒法并重的思想特点
3 . 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施政方针有了诸多重大调整。下列各项,属于西汉初年施政方针“重大调整”的是(     
A.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颁布推恩令,削弱王侯势力D.设立中朝,牵制外朝
2024-01-29更新 | 168次组卷 | 66卷引用:河南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在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袭扰。这些举措(       
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B.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
C.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
2024-01-08更新 | 275次组卷 | 8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司马迁的《史记》中载有《项羽本纪》,而到东汉编修的《汉书》中却将项羽写入列传;《史记》里有《吕太后本纪》,而东汉的《汉书》却将其改写为《高后本纪》,并增加《惠帝本纪》。这一变化反映出东汉时期(     
A.修史水平的提高B.正统观念的加强C.英雄情结的消散D.女性地位的降低
2023-11-2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含濮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政府才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材料三   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在官员来源上的区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为“协调地方与中央关系”采取的政治方面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归纳元朝行省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东汉田庄在经济上“闭门成市”,军事上拥有私人武装,政治上“聚族而居,宾客相附”。这说明东汉田庄(       
A.农民对地主的依附性逐渐增强B.存在雇佣经营的模式
C.体现出大土地所有制日趋衰落D.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赋作为汉代文学的代表,兴盛于汉武帝时期。它全面吸收了楚辞所拥有的华美的辞藻,并且又比楚辞的句式更为灵活,使其表现力更强。此外,它还吸纳了战国时期的纵横之风,但是与战国时期所有的纵横之风又有所不同。汉赋呈现出来的感觉是在盛世之下所拥有的激情,表现出了汉朝的土地辽阔、宏伟山川、繁华社会与丰富的物产等。

——摘编自王娜《汉赋与汉武帝时期的文学风尚》

材料二   小说是伴随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而发展起来的。宋代前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带来了都市的繁荣,为民间说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场所和观众,不断扩大的市民阶层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又大大地刺激了这种发展,从而产生出新的文学样式——话本。话本是说话人所用的底本,有讲史、公案、灵怪等不同种类,并在之后的流传过程中又不断进行新的创作,逐渐具备小说的规模。明代经济的发展和印刷业的发达,为小说脱离民间口头创作进入文人书面创作提供了物质条件。明代中叶,白话小说作为成熟的文学样式正式登上文坛。

——摘编自陈文新《中国古代文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汉赋和明清小说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汉赋和明清小说产生的社会背景并简析它们共同的历史价值。
2023-11-2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州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汉文帝时期,采纳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分赵为赵和河间二国;分齐国为齐、济南、淄川、胶西、胶东、济北等六国;分淮南国为淮南、衡山、庐江三国。这些举措(     
A.有利于汉朝的政治治理B.反映出“推恩令”得到落实
C.折射出南方经济的发展D.旨在缩减朝廷的财政开支
2023-11-2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含濮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众多城市均有大小不等的市场。最大的都市是长安,城内街道有八街九陌之称,南北向称街,东西向称陌。城内9个市场以南北主要大街为界,街东3个市称为东市,街西6个市统称西市。各市间有墙隔开,市墙有门,供买卖人定时出入。张骞通西域后,来往长安的外商络绎不绝,朝廷设立大鸿胪,在管理外交的同时兼管商务。

——摘编自李天石《中国古代史教程》

材料二   宋朝农业发展使剩余农产品大量增加,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级金字塔型结构。商品流通不限于内地的州县,与辽夏金通过榷场的互市交易也十分频繁。海外贸易规模超出唐朝,英宗时市舶收入年63万贯,至南宋前期已增至200万贯。北宋铸币量很大,但仍不能满足商业的发展需要。因此民间开始出现交子,后其发行权为政府掌握,发行量不断增加。宋朝城市繁华,汴京和临安盛时人口均超出百万。城市中坊、市之分已完全打破,夜生活的发展达到了空前水平。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商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相对西汉,宋代商业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