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9 道试题
1 . 图1是汉初政治地理结构示意图,呈现“坐西面东”的结构。图2是汉武帝元封年间的政治地理示意图,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这一变化反映了汉朝(     

A.中央集权的加强B.边患问题的解决
C.政治中心的东移D.治国思想的变化
2 . 秦汉时期,北方的边郡在区划形状上都呈现南北狭长、东西向窄的特点。这主要是基于(     
A.山川形变的制约B.人口分布的密度
C.前代制度的沿袭D.军事攻防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汉初各诸侯国文士活跃,文化尚有地域差异,南方淮南一带长于辞赋,北方河间一带则重在经术。汉武帝中期以后,原本游说于诸侯国的文士汇聚长安,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以史学见称,董仲舒、公孙弘等则以经术显贵,他们共同造就了关中文化的辉煌。西汉学术文化的变迁反映了(     
A.国家统一安定B.中央集权加强C.思想文化繁荣D.官方垄断学术
4 . 西汉开国者虽多出自布衣,但以“诛暴秦”的名义推翻了前政府,也能取得正统地位。同时,司法上凡不涉及谋反和叛国问题,就逐步废止了“族诛”、“连坐”和“五刑”(五种肉刑),取而代之的是“男城旦”、“女为春”、“司寇(安保)”、“伐薪”等劳动改造。这体现了西汉初年治国理政的特征是(  )
A.省刑罚,重教化B.倡民本,力休养
C.崇孝廉,好文治D.大一统, 申君权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秦汉时期在地方推行由官定物价标准的“平贾”制,秦朝至西汉初期平贾的制定属于县,到了西汉中后期,平贾的定价中心由县转移到了郡。这一变化说明(     
A.国家治理能力的逐步提高B.地方行政权力趋于膨胀
C.政府对物价干预日渐松弛D.抑商政策得到有效贯彻
6 . 下图是古代某一朝代的疆域图,据图推断,这是(  )

A.西汉B.东汉C.东晋D.唐朝
7 . 司马迁认为,郭解年轻时虽扰乱社会秩序,但成熟后“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逐渐受到人们的仰慕;宋代司马光却认为,郭解是威胁国家稳定、扰乱社会秩序的暴徒,编撰《资治通鉴》时,反映郭解正面形象的内容均删去不载。两者认识不同的根源在于(     
A.社会制度的根本不同B.所处社会阶层的区别
C.历史叙述的价值取向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024-05-28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史记》中司马迁对刘邦和项羽的人物刻画。据此可知,司马迁的史学写作(     
《史记·鄧生陆贾列传》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
《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A.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情感B.体现了作者不满现实政治
C.颠覆了传统的正统观念D.开创了全新的史学的体例
2024-05-2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T8联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二)历史试题
9 . 秦代的思想潮流呈多流派混合状态,法家、儒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甚至名家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汉代的社会思潮经历了从黄老之道到儒学盛行,以及从阴阳五行之术到谶纬流行的演变过程。这一思潮演变过程反映出(     
A.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互动B.南北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C.汉文化对秦传统文化的继承D.中外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汉武帝晚年,通常每隔六或四年即有一个新年号,象征新的开始。王莽代汉,制造大量祥瑞,以证明自己是受命新君,国号也改为“新”。起兵反对王莽的刘玄,年号“更始”,也是“从新开头”的含意。这些现象(     
A.反映统治者思想迷信B.巩固了汉朝封建统治
C.符合董仲舒的宇宙观D.体现君权神授的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