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6 道试题
1 . 如表是《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载西汉前期部分以手工业起家的巨富。据此可知,当时
A.民营冶炼业有所发展B.蜀是全国冶铁中心
C.人口的流动十分频繁D.官营手工业占主导
2020-08-2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秦灭六国后,作出了“尺土不封”的重大选择,但六国臣民却始终怀抱着“始皇帝死而地分”的故国之思。起自草莽的刘邦集团,对以朝廷制御天下颇有力不从心之感,不得不借重分封之法,用郡国并行之制。这反映出(  )
A.大一统还未成为时代趋势B.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有合理性
C.中央集权制度不适应国情D.汉承秦制才是长治久安的保证
2020-08-27更新 | 13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史载西汉初年“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面对这种残破局面,统治者不得不
A.重农抑商B.与民休息C.独尊儒术D.承袭秦制
2020-08-19更新 | 267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汉高祖七年,儒士叔孙通起用新定朝仪。“(百官)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新朝仪的起用
A.强化礼仪树立君主权威B.威慑百官防止地方割据
C.改变了汉初的治国思想D.推动礼乐制度的世俗化
2020-08-1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汉代实行“吏不数易”政策,不仅中央高级官吏一般都任期较长,而且地方官吏也任期长久,如汉初萧何任相十三年,东汉时王霸任上谷太守二十余年。这政策
A.成为地方势力割据隐患B.官员升迁困难不愿作为
C.导致官吏腐败现象严重D.任期较长利于施展作为
6 . 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出现B.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经形成
C.汉代精耕细作农业的成熟D.男耕女织生产形式开始确立
7 . 《史记·平准书》:“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该材料
A.对盛世的描写是矛盾的B.有助于对盛世的全面了解
C.是司马迁对盛世的赞美D.是司马迁对汉武帝的规劝
2020-07-29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6月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汉文帝时期,太后唯一的弟弟一薄昭擅杀朝廷的使者,文帝“不忍加…….欲令自引分,昭不肯;使群臣丧服往哭之,乃自杀”。这反映出
A.国家伦理影响朝廷的执法B.汉文帝受黄老思想的影响
C.汉文帝执法注意讲究策略D.皇亲国戚或不敢再为非作歹
2020-07-2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对于“文景时代”的赞美,员自汉代已经见诸史书,但明确的“文景之治”的说法,很可能最早出自店朝人笔下,白居易曾写道:“虽成、康、文、景之理(治),无以出于此矣。”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书实是
A.汉代的统治者不提倡歌颂治世
B.“文景时代”寄托了后世人们的美好愿景
C.唐朝人的说法主观臆断不自信
D.汉代史书对“文景时代”的记载客观公正
10 . 汉初,政府要求地方向朝廷举荐一名“力田”(努力耕作的农夫),将其列为地方选举的三种人才之一,并给予免除赋税和劳役的优待。这表明汉初
A.恢复生产成为当务之急B.土地兼并受到严格限制
C.人才选拔标准发生质变D.儒学全面影响政府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