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封建专制统治的本质是人治,官吏的素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政策的实现水平。汉初选官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军功制;二是郎选制。军功制适应兼并统一战争形势的需要,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无法满足和平建设时期选拔管理人才的要求;郎官是皇帝身边的侍卫集团,他们内守门口,娴习“汉家故事”,有缺则可补授其他官职。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外,还有郡国不定期的举荐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人才需求的急迫,但也存在不完善,其重要的问题是个人在举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带有浓厚的个人好恶倾向。东汉中后期,由郡国每年向朝廷推荐的孝廉、茂才等人选,多从州郡属吏中产生,这为公卿大姓子弟的出仕和迁升铺平了道路。

——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汉初和汉武帝时期的选官制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时期选官制度的形成原因及影响。
2 . 秦汉时期的“平贾”制是一种官定价格标准的制度。“平贾”由地方评定、谒报于县廷,在本县范围内发挥效力并定期更新。汉武帝施行平准法,利用“平贾”对民间交易价格进行干预。秦汉时期“平贾”制的实行(       
A.表明政府经济政策松动B.推动了全国市场的统一
C.旨在打击地方豪强势力D.有利于社会良序的建立
3 . 他“继承了儒家的圣王理想和比较积极的道德精英政治观,编造了君权神授的理论,同时篡改了经典儒家的人本主义精神,用这样的体系来迎合大一统国家政治的需要”。“他”是(     
A.孟子B.董仲舒C.王阳明D.朱熹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典”指以“六经”为代表的先秦典籍。《史记》太史公曰:“书缺有间矣。”唐司马贞解释说:“言古典残缺有年栽,故曰有间。”《后汉书》称孝明皇帝“垂情古典,游意经艺……正坐自讲,诸儒并听”。

有学者提出,对“中国古典”的学术研究可称为“中国古典学”,它至少涵盖三个层面。其一,商周文献、诸子之学、秦汉典籍,以《汉书·艺文志》中所列六类书目为代表。其二,与典籍相关的文字学,如陶玉石器上的刻划文字、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两汉今古文以及相关的音韵学、训诂学,以汉代的《尔雅》《释名》《说文解字》为代表。其三,以传世经典与文字资料为线索,充分利用考古资料,统合研究“中国古典”,如古代文明、思想文化、学术史研究等。

有西方学者认为,从西周到魏晋时期为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进入古典时代后,技术发展使得农业和整个文明的扩展速度与强度都大大超越过去。秦汉帝国确立了其后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要素。该文明要素的结构不仅包括庞大官僚体系和国内服务系统,还包括把这个广大的文明连接起来的道路和运河,支持着农业基础的灌溉网络,以及保护中国内地免于游牧民族袭扰的庞大的边墙。正如这些成就所表明的,中华文明是全部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文明之一。

       ——摘编自《百年考古推动中国古典学步入黄金时代》《全球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典学”的研究对象。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在“古典时代”的开创性贡献。
2023-07-10更新 | 2486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4届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武帝时期,政府实行盐铁官营,兴办地方手工业,先后在郡国设置盐官、铁官、工官、服官、铜官等,控制了地方的经济命脉。这些措施(       
A.引发了地方诸侯王的离心反叛B.激化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C.为汉反击匈奴侵扰创造了条件D.推动了私营手工业的快速发展
6 . 如图所示是出土于山东的汉代官印。印面上部铸有兽形凹纹,寓意国家盐法的威严,下部铸有“右盐主官”四个大字。这反映汉代(     
   
A.打击豪强地主B.改革选官制度C.推行盐业官营D.削弱地方权力
7 . 周代施行于贵族王室社会上层的礼仪到汉代时一变而成为社会各阶层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汉儒把这些规范归纳为六礼、七教、八政,几乎所有社会成员的行为都能从这庞大复杂的网络体系中找到依据和评价标准。这反映出汉代(     
A.礼乐制度文化得到重建B.儒学思想走向了世俗化
C.纲常伦理体系日益完善D.国家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2023-05-18更新 | 1040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适应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前145年,汉朝实行“抑损诸侯,减黜其官”,改王国丞相为相,废除其御史大夫、廷尉、宗正、博士等官,对大夫以下的其他官吏也予以裁减,“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这项措施表明(     
A.汉朝附益法成效显著B.王国成为中央直辖的地方政权
C.中央开始限制诸侯王D.汉朝诸侯王割据局面基本结束
2023-04-16更新 | 219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汉书·武帝记》记载:“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春,作角抵戏(古代角力、角技艺射御的歌舞之戏)三百里内皆来观”;“元封六年夏,京师民观角抵戏于上林平乐观”。《汉书·西域记》记载:“(武帝时)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角抵之戏以观视之”。这说明汉武帝时期(     
A.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B.耕战结合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C.已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角抵活动展示了汉盛世景象
10 . 汉武帝初期,十三部刺史为丞相属吏,由"司直(丞相下属官员)督刺史",而到汉武帝晚期,刺史则改由御史大夫统领,由御史中丞“督部刺史”。这一变化(     
A.提高了刺史的政治地位B.折射出中枢权力的调整
C.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力度D.旨在规范监察部门职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