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西汉击退匈奴后,边郡和内地之间,邮亭驿置相望于道,大量的徙民与戍卒来到河西走廊,将中原的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带到这里,在荒凉的原野上开垦耕地,种植谷、麦等农作物。这些做法(     
A.促进了边疆地区开发B.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
C.贯彻了重农抑商政策D.推动了国家的统一进程
2024-02-26更新 | 237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内、外朝之设源于先秦时期,内朝负责“神事”,处理宗族内部事务;外朝治理“民事”,掌管国家行政事务。而汉武帝以来,内朝取得了参决机要的实际权力;外朝则变成了执行机关。内、外朝的变化(       
A.延续了先秦的传统制度B.强化了决策机构间的相互制衡
C.巩固了君权神授的观念D.适应了大一统国家治理的需要
3 . 汉代,孝被确定为立国大纲。汉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西汉末期,乡里的学校中专置《孝经》师一人。东汉时,“自期门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经》章句”。东汉末年的经学家荀爽在对策中指出,“故汉制使天下皆讲《孝经》,选吏能,举孝廉,皆以孝为务也。”汉代的这些措施(     
A.说明家国同构的治国理念确立B.有助于促进儒学思想的社会化
C.保障了政府官僚队伍的廉洁性D.表明孝道开始扩展为社会伦理
4 . 以下是《漫画中国史》对西汉大农令孔仅和桑弘羊提出的“均输”“平准”的通俗解释。汉武帝推行这一政策实质是(     
A.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B.防范地方割据威胁中央
C.打击地方富商大贾的势力D.促进社会经济均衡发展
2024-01-1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颁行《左官律》,规定官吏不经中央派任而私仕于诸侯即构成“左官罪”,依《左官律》追究刑事责任;《汉书·诸侯王表序》引服虔说:“仕于诸侯为左官,绝不得使仕于王侯也”。汉武帝此举(     
A.反映出封建官僚政治已经成熟B.标志着儒家思想开始法律化
C.意在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D.致力于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2024-01-1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其同学手绘了有关汉武帝开疆拓上的明信片,内容包含卫青、霍去病、西域都护府,还可以添加的是(     
A.焚书坑儒B.张骞通西域C.开元盛世D.王安石变法
2024-01-05更新 | 232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2023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封建专制统治的本质是人治,官吏的素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政策的实现水平。汉初选官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军功制;二是郎选制。军功制适应兼并统一战争形势的需要,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无法满足和平建设时期选拔管理人才的要求;郎官是皇帝身边的侍卫集团,他们内守门口,娴习“汉家故事”,有缺则可补授其他官职。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外,还有郡国不定期的举荐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人才需求的急迫,但也存在不完善,其重要的问题是个人在举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带有浓厚的个人好恶倾向。东汉中后期,由郡国每年向朝廷推荐的孝廉、茂才等人选,多从州郡属吏中产生,这为公卿大姓子弟的出仕和迁升铺平了道路。

——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汉初和汉武帝时期的选官制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时期选官制度的形成原因及影响。
8 . 汉武帝时,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向北推进到湟水流域、河西走廊北侧、贺兰山与阴山以及长城一线。而魏晋南北朝时,农牧分界线内缩至渭河平原北部边沿致汾水中游一带。据此可知(     
A.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B.南方经济已超越北方
C.游牧文明取代农耕文明D.战争不利于民族交融

9 .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儒学被定于一尊。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汉代儒学成为一种丧失了早期儒学中孔子“人学”思想特色的统治哲学。其中董仲舒的儒学更多地吸取了荀子从政治理论方面探讨人的思想,并利用阴阳家学说把思孟(子思和孟子)学派的天人合一论和荀子的君主专制主义政治哲学结合在一起,为封建皇权装饰圣光,从而给儒学披上神学的外衣。在他的思想体系里看不到“和而不同”的观点。他所强调的是着重论证君臣、父子、夫妻之间三纲,论之不可移位。但历史现象是复杂的。如果说在伦理学的范围,董仲舒的儒学丧失了理性主义,那在政治学的领域,他的“无辱宗庙,无羞社稷,君子生以辱,不如死以荣”,却推动了国格,观念的诞生。

——摘编自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

材料二 在唐代统治阶级思想中,他们既不能放弃儒学作为意识形态主流的作用,也不愿意对有助王化的佛教和道教势力进行实际上的限制。至中唐时,道教空前兴盛,并从义理与人生哲学方面整合儒佛之学,倡导“性命双修,与理身理国”。佛教也因其由博而约、由繁而简的发展趋势,吸纳着众多信徒,抚慰着世人普遍不安的心灵。此时的儒学,因在意识形态与文化方面权成的失坠,而陷入了治国无力、治心无门的窘境。虽然韩愈等人力排佛老、捍卫儒家道统,但直到以程朱为代表的宋代理学家的出现,儒学复兴运动才真正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他们既捍卫和发扬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传统,也从哲学义理的高度给予儒学以系统的解释和说明。

——摘编自刘亮红《唐代儒学权成失坠表现及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儒学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代儒学陷入“治国无力、治心无门的窘境”的原因,并指出宋代“儒学复兴运动才真正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的表现。
10 . 下图反映的是西汉南方部分地区行政区划的变化情况。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应是( )

A.朝廷与诸侯矛盾异常尖锐B.地方行政制度发生重大变革
C.适应了大一统的时代潮流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原则
2023-11-11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五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