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汉代,孝被确定为立国大纲。汉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西汉末期,乡里的学校中专置《孝经》师一人。东汉时,“自期门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经》章句”。东汉末年的经学家荀爽在对策中指出,“故汉制使天下皆讲《孝经》,选吏能,举孝廉,皆以孝为务也。”汉代的这些措施(     
A.说明家国同构的治国理念确立B.有助于促进儒学思想的社会化
C.保障了政府官僚队伍的廉洁性D.表明孝道开始扩展为社会伦理
2 . 传统的观点认为:汉武帝早年征伐四方、开疆拓土,却也耗费了国力,以致民不聊生。及至晚年,武帝“幡然悔悟”,停止了对外的征伐,下诏“罪己”。学者辛德勇在《制造汉武帝》一书中认为,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人为地建构了汉武帝晚年从“尚攻”转向“守文”的政治形象。这一观点引发广泛学术争议,表明(     
A.当代著作比古代史学作品更接近真相B.历史人物形象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饱满
C.时人热衷于对历史人物进行形象重塑D.历史解释受到研究者主观认识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典”指以“六经”为代表的先秦典籍。《史记》太史公曰:“书缺有间矣。”唐司马贞解释说:“言古典残缺有年栽,故曰有间。”《后汉书》称孝明皇帝“垂情古典,游意经艺……正坐自讲,诸儒并听”。

有学者提出,对“中国古典”的学术研究可称为“中国古典学”,它至少涵盖三个层面。其一,商周文献、诸子之学、秦汉典籍,以《汉书·艺文志》中所列六类书目为代表。其二,与典籍相关的文字学,如陶玉石器上的刻划文字、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两汉今古文以及相关的音韵学、训诂学,以汉代的《尔雅》《释名》《说文解字》为代表。其三,以传世经典与文字资料为线索,充分利用考古资料,统合研究“中国古典”,如古代文明、思想文化、学术史研究等。

有西方学者认为,从西周到魏晋时期为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进入古典时代后,技术发展使得农业和整个文明的扩展速度与强度都大大超越过去。秦汉帝国确立了其后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要素。该文明要素的结构不仅包括庞大官僚体系和国内服务系统,还包括把这个广大的文明连接起来的道路和运河,支持着农业基础的灌溉网络,以及保护中国内地免于游牧民族袭扰的庞大的边墙。正如这些成就所表明的,中华文明是全部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文明之一。

       ——摘编自《百年考古推动中国古典学步入黄金时代》《全球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典学”的研究对象。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在“古典时代”的开创性贡献。
2023-07-10更新 | 2483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4届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一)历史试题
4 . 汉武帝时期,政府实行盐铁官营,兴办地方手工业,先后在郡国设置盐官、铁官、工官、服官、铜官等,控制了地方的经济命脉。这些措施(       
A.引发了地方诸侯王的离心反叛B.激化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C.为汉反击匈奴侵扰创造了条件D.推动了私营手工业的快速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周代施行于贵族王室社会上层的礼仪到汉代时一变而成为社会各阶层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汉儒把这些规范归纳为六礼、七教、八政,几乎所有社会成员的行为都能从这庞大复杂的网络体系中找到依据和评价标准。这反映出汉代(     
A.礼乐制度文化得到重建B.儒学思想走向了世俗化
C.纲常伦理体系日益完善D.国家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2023-05-18更新 | 1040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适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汉书》载,汉武帝时,公孙弘和太常、博士等商议,提出“以治礼掌故以文学礼仪为官”,并且选通一艺以上的小吏“比百石以下补郡太守卒史,皆各二人,边郡一人”,得到武帝批准。这一建议的实施(       
A.推动了王国问题的解决B.提升了官员的行政能力
C.体现了治国方略的调整D.重塑了社会的伦理规范
7 . 有学者认为,历史素材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特定时空点上的历史素材,第二类是有关特定时段或特定空间内的历史素材,第三类是不受时空限定的历史素材。下列属于第三类历史素材的是(     
A.公元前140年,汉武帝继位
B.汉武帝当政时,人口增殖,经济富庶,国家强盛
C.西汉社会积聚了多种矛盾:贫富分化、土地兼并
D.司马迁感慨“物盛而衰,固其变也”
2023-05-07更新 | 278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前的刺史,源于丞相史,不仅监察地方,还监察地方监御史。其后随着汉代中枢权力的变化,逐渐由御史大夫节制。这反映出(     
A.刺史权力逐渐减弱B.中央与地方矛盾逐步缓和
C.对地方监督的强化D.国家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2023-04-25更新 | 1159次组卷 | 14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在西域打败匈奴并设置西域都护府,同时设立驿站,进行军屯、移民和垦殖,大大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管理。这一系列的举措在客观上(     
A.稳定西汉边疆加强了中央集权B.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和民族交往
C.加重了人民负担引发社会危机D.打开了战略空间维护国家安全
10 . 前145年,汉朝实行“抑损诸侯,减黜其官”,改王国丞相为相,废除其御史大夫、廷尉、宗正、博士等官,对大夫以下的其他官吏也予以裁减,“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这项措施表明(     
A.汉朝附益法成效显著B.王国成为中央直辖的地方政权
C.中央开始限制诸侯王D.汉朝诸侯王割据局面基本结束
2023-04-16更新 | 219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