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敦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其命名始于汉代,汉武帝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敦煌郡,都尉府所在地实际上就成为敦煌郡城市的雏形,敦煌城市由此兴起。图1、图2、图3分别为汉代、唐代、清代敦煌故城形态演变,图中角墩、马面、羊马城等都属于城防系统。

——摘编自王新敏、石培基、聂晓英《历史时期敦煌城市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唐代、清代三个历史时期敦煌城市规划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敦煌城市规划材料的认识。
2024-03-22更新 | 295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新七省卷03)(16+3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 . 古云“善事父母为孝”,汉代经董仲舒的合理改造,孝悌观念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成为以后中国社会的一种伦理信仰。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出土于甘肃威武的木简有文载:制诏御史曰“高皇帝以来至本二年(公元前72年),朕甚哀怜耆老,高年赐王杖,上有鸠,始百姓望见之,比于节,吏民有敢骂詈殴辱者比逆不道,得出入官府……市卖复毋所与。”“年七十受王杖者比六百石(注:汉低级官职),入宫廷不趋……有敢征召侵辱者,比大逆不道。”。

——甘肃省博物馆藏文物王杖简

材料二   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以王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

——范晔(南朝)《后汉书·礼仪志》

材料三   丞相故事,四科取士。……及刺史两千石察举茂才、尤异、孝廉之吏,务尽实核,选举英俊、贤行、廉洁、平端于县邑,务授试以职。有非其人,临计过署,不便习官事,书疏不端下,不如诏书,有司奏罪名,并正举者。

——《续汉书·百官志》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史料价值上的不同。
(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汉代治国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3-02-08更新 | 70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百色市、河池市2024届高三11月质量调研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初,由于允许民间和郡国铸钱,货币十分混乱,币制的混乱加剧了通货膨胀和财政危机。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任命大司农桑弘羊主持币制改革。桑弘羊总结过去币制改革失败的经验,认为实行货币统一和把铸币权收归中央是币制改革的关键,于是汉武帝下令,取消郡国铸币权,由中央政府负责铸造五铢钱,把全国各地的私铸货币运到京师销毁,规定非中央所铸之钱不得流通。为保证改币成功,中央铸币名义和实际重量都是五钵,重如其文,使盗铸者无利可图。五铢钱从此定型,以后直到隋代的七百余年间,五铢钱一直作为标准货币。这次币制改革取得了成功,使货币真正实现了统一,币制混乱的局面得到改变。

——摘编自漆侠《中国改革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币制改革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币制改革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