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在汉武帝支持下,桑弘羊作“平准之法”,“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转输)”又在都城设平准官,接受各地聚积运来的货物“贱买贵卖”。这一政策的施行(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B.阻碍了各地商品正常流通
C.提高了地方官员工作效率D.冲击了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2 . 汉代之前,儒家理念以“仁义”为先。汉代以“孝”为伦理观念之首,强调孝道的目的是“事亲孝就能事君忠”,这说明了汉代(     
A.统治策略背离仁政思想B.三教合一局面开始形成
C.选官标准决定意识形态D.儒家思想的时代性增强
3 . 如表是汉武帝时期制定的刺史”六条问事”制度。据此可知,汉代刺史制度(     
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任赏,烦扰苛暴,剥戮黎元
四条二千石选置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
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
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
A.使刺史拥有超越一切的权力B.是地方行政体制完善的标志
C.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遭到了地主豪强的强烈抵制
2023-10-28更新 | 249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古代皇帝集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组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使其相互牵制。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属于(     
A.前者B.两者兼有C.后者D.两者皆无
2023-07-15更新 | 33次组卷 | 44卷引用:广西北海市北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两汉时期,通过西南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杂技有罗马人的吞刀、种瓜、植树、屠人、杀马之类,以及缅甸人的竿技和印度人的弄蛇等。中国的艺人从中学到了许多新鲜东西,增添了不少新的表演节目,“鱼龙曼延”大型幻术表演,便是一个例子。这反映了当时(       
A.边境贸易频繁B.文化交流互鉴C.民族关系和谐D.艺人技艺高超
2023-07-0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在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建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统计当地户口,“汉之号令班西域矣”。由此可见,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A.消除了北方的边患威胁B.表明西域已纳入汉朝版图
C.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D.使汉朝疆域达到最大范围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论语》内容如汗牛充栋,体现了孔子思想博大精深。总览全书,孔子大致讲述了孝、悌、忠、恕、仁、爱等主题。从中不难发现,这些主题都涉及了“我”与“他人”的关系。孔子认为,人的血缘亲情(孝悌)是仁爱精神甚至一切社会伦理道德的情感基础,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至亲都不爱,我们又如何指望他“泛爱众”呢?“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礼”是使“我”得以合宜地向“他人”表达对其尊敬等情感的媒介,体现着“仁”的核心精神。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若要真正“成仁”,不仅要有孝悌为本、克己复礼、忠恕为怀的道德自觉,还应当将这些道德自觉落实于平日的修养践履之中。

——摘编自石博琳《浅析<论语)中核心思想“仁”的内涵》

材料二 董仲舒从天出发来论仁,认为天是万物的本源,天生人并养育人,而上天要治理宇宙万物,就不能靠刑罚,而是主要靠仁德,因此宇宙万物才如此有秩序,所以天是具有仁义精神的。他在强调“仁者爱人”的基础上,提出仁爱的对象不能是“我”、自己,而必须是他人,并由此推衍出“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

——摘编自孟维《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仁”的继承与发展》

材料三 作为影响最大的理学家,朱熹建构了以理为本原的理学体系。仁在朱熹理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为天理的代名词。通过对仁的诠释,朱熹建构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仁是天理,彰显了仁之本原地位;仁是“百善之首”,突出了仁在五常乃至全部道德条目中的统领作用;不仅理清了仁之内涵,而且为“仁臻于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奠定了前提;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是对先秦儒家通过道德践履与天人合一的继承中,提出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新境界。

——摘编自魏义霞《朱熹对仁的诠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论语》中核心思想“仁”的内涵,并分析其出现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仁”的发展表现及其目的。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对董仲舒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并谈谈从中得到.的认识。
2020-09-16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汉武帝长期劳师疲民,在其晚年下轮台罪己诏以表示与民休息的悔过之意。汉昭、宣二帝时期,凡遇灾荒、地震,皆免除当年的租赋、徭役。东汉的明帝、安帝也曾因为日食和饥荒而对全国发布罪己诏。这表明
A.汉代统治者能够自我反省B.道家学说深受汉统治者重视
C.儒学正统地位遭到了动摇D.主流学说影响统治者的决策
9 . 董仲舒称:“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这反映出董仲舒
A.为封建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B.把道家、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
C.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D.将“无为”思想提升到了天意的高度
2019-05-04更新 | 1126次组卷 | 45卷引用:广西北海市北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2019-01-30更新 | 8397次组卷 | 145卷引用:广西北海第九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