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公元前126年十月癸酉这一天,汉河间献王诸多成年儿子同时被封为列侯(如下表),列侯所辖土地在原河间国故地。结合所学推知,他们被分封主要是因为(        
侯国名称列侯姓名在位时间
旁光侯刘殷前126—前117
距阳宪侯刘匄(gai)前126—前112
蒌节侯刘退前126—前110
阿武戴侯刘豫前126—前102
参户节侯刘免前126—前80
州乡节侯刘禁前126—前115
平城侯刘礼前126—前120
广侯刘顺前126—前112
盖(ge)胥侯刘让前126—前112
A.汉高祖分封同姓诸侯王B.汉景帝削减诸侯王封地
C.汉武帝实施“推恩令”D.七国之乱的平定
2 . 如图所示是出土于山东的汉代官印。印面上部铸有兽形凹纹,寓意国家盐法的威严,下部铸有“右盐主官”四个大字。这反映汉代(     
   
A.打击豪强地主B.改革选官制度C.推行盐业官营D.削弱地方权力
3 . 交流是中华民族发展和文化繁盛必不可少的条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其公族原出东夷,西迁后长期与戎狄杂处,被目为戎狄。“好马及畜,善息养之”,传到襄公时,以护送平王东迁有功而受封为诸侯,并授之周人的故土——“岐以西之地”。到秦缪公之时,国势强盛,取得了“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的霸业。此时的秦缪公,在与戎王使者由余对话时,俨然“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的中国自许。

——据田广林 任妮娜《从夷夏异制到华夷一体》整理

材料二 敦煌便是国际文化进入的大门,……从地理上看,天山东部像一座半岛,遥遥相望的敦煌犹如一座灯塔,为“日款于塞下”的商胡贩客领航、指路;……成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唐代敦煌的变化更为深刻……在丝绸之路上的作用已不亚于国都。……敦煌不仅是发号施令的行政中心、国际贸易市场,也是佛门圣地……更为精彩的是,壁画和塑像反映出不同文明在碰撞中悄悄地改变着。

——张传玺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册



(1)春秋战国时期,各少数民族出现华夏认同观念。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国这一观念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概述秦朝建立后顺应这一观念在南部和西南部地区采取的措施。
(2)读材料二图,写出敦煌所在位置的数字标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敦煌开始成为“发号施令的行政中心”的相关史实,并概述敦煌凸显的“华戎所交”产生的积极影响。
4 . “西域自昔戎胡错居,道路时为闭塞。至汉征匈奴,武帝闻月氏族与匈奴有怨,欲诱之共击匈奴,乃遣张骞使月氏……后霍去病破匈奴右地,金城河西、盐泽之间,不复有匈奴,于是……设四郡,武帝发使抵安息、奄察、黎轩诸国,使者相望于道。”据材料可知西汉经营西域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联合西域共同打击匈奴   ②派张骞出使西域
③设置河西四郡管理西域   ④开通丝绸之路加强联系
A.①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丝绸之路是人类携手合作的创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一词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从历史上看,这条大道的建成并非一人之力,而是东西方众多先驱共同开拓的结果。……就陆道而言,西段的建设者应该上溯至亚历山大,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亲率3万精兵东征波斯,欧洲势力开始进驻亚洲腹部临近中国的地区……东段开拓者显然要数汉武帝的使者张骞。至东汉,政府经营西域,使者西行的路程远比张骞要长,其实际影响也比张骞要大。就在使者出使大秦后不久,也就是公元100年,“远国蒙奇兜勒(马其顿,时属罗马帝国)皆来归服,遣使贡献”。马其顿遣使打通中西间的直接交往。

——摘编自杨共乐《丝绸之路:人类携手合作的创举》

材料二   从贸易角度看,马尼拉大帆船代表着一条特殊的流通路线。美洲白银自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分流,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同菲律宾的马尼拉连接起来,运来的白银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这种远程贸易对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影响……中国商人、货物深入南洋群岛每个角落。这种盛况与江南市镇有着密切的联系,出口的生丝、丝绸主要来源于太湖流域的丝绸业市镇。

——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写出亚历山大开拓丝绸之路“西段”的史实;并结合所学,简述两汉使者对丝绸之路“东段”开拓和延展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种远程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并结合所学,写出经营“特殊的流通路线”的国家名称。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百代都行秦政治;……汉,是帝国制度成功的实践者。这个王朝享国达四百多年之久,……,在世界上唯有同时代的罗马帝国可以相提并论,在历史上则只有后期的大唐帝国可以并驾齐驱。这是一个历来被中国史家和作家极度恭维的朝代,它甚至被视为我们民族的代表和象征(汉人、汉语、汉字、汉学)。它创造的典章制度被多个朝代沿用,它留下的文化遗产至今让人叹为观止。

——易中天《帝国的终结》

材料二   



(1)指出“秦政治”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在政治方面对“帝国制度”实践的表现。
(2)指出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根据如图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唐太宗对突厥、吐蕃的措施及影响。
2022-03-1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核心与边缘之间的势力消长,是汉代历史的重要课题。强干弱枝,是中央政府的常用策略。以下不属于汉武帝时期强干弱枝措施的是
A.在中央设置枢密院专掌军政B.将察举制确立为新的选官制度
C.设刺史对十三州进行巡视监察D.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力量
9 . 有学者认为:“汉武帝即位后,开始全面推行积极有为的经济政策,进行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财政改革,全面调整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财政管理机构。”下列对于汉武帝实行这些政策的影响解读不正确的是
A.保障了对外战争的财政开支B.打击了地方豪强和富商大贾
C.强化了国家对于经济的控制D.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徭役负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