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8 道试题
1 . “置”是汉代邮驿系统的一个行政单位跟“亭”“邮”“驿”类似。如图为汉代敦煌邮驿系统示意图。这可以佐证此时期

A.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B.与西域地区交流频繁
C.对西域地区直接管辖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急就篇》是西汉后期官方颁布的学童识字课本和常识课本,其中,“姓氏名字”部分记录了不少常见姓氏和名字。

20世纪,位于河西走廊的汉代居延要塞遗址先后出土三万余枚简麟,内容起自西汉中期,止于东汉中后期,统称居延汉简。

有学者发现,《居延汉简》所载人名与《急就篇)相合者约30个。这些汉简所载人物,有的籍属边郡,有的来自内地(如表所示)。

表:《居延汉简》与《急就篇》人名互证(部分)

《急就篇》《居延汉筒》所裁“姓+名”“职街+(姓)名”“籍贯+姓名”
宋延年京兆尹长安南卫张延年、河阳里张延年、“第五隧长”赵延年、沛鄢山苍县蔡里赵延年、田延年、吕延年
卫益寿卜益寿、李监寿
周干秋周千秋、朱千秋、傅千秋、蕭千秋
高辟兵霍辟兵、“尉史”辟兵
郝利亲冯利亲、卢利亲、丁利亲
冯汉强“甲集侯”汉强
景君明游君明、任君明
董奉德丁奉德、司马奉德
由广国“从史”广国、“守城尉”广国
曹富贵“宜昌侯”王富贵
减罢军“饼庭长”罢军、苏罢军
郭破胡丁破胡、“万世隧长”破胡、“甲渠侯”破胡
左地余胡地余、孙地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汉代人名”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05-11更新 | 528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系统复习资料(新教材适用)-专题02秦汉史
3 . 东汉时期,民间碑刻对远古祖先的书写多追溯祖先源头或姓氏由来,内容玄远不经;对近世祖先的描写则强调支系流布,但未必真实;对父祖的书写则以官职的有无和高低为准,如实书写。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长期稳定B.经学世家崛起
C.历史记载断裂D.官僚政治确立
2021-05-11更新 | 66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系统复习资料(新教材适用)-专题02秦汉史
4 . 古老地名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映射了社会的变迁。以下是汉代河套地区的一些县名:西河郡的美稷、广田、谷罗、饶、富昌;五原郡的田辟、宜梁、临沃;朔方郡的沃野、广牧。据此可知,汉代
A.河套地区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B.移民实边政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C.政府重视边疆土地资源的开发D.儒家文化在边疆得到传播与认同
2021-05-08更新 | 292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4练生态保护-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5 . 汉武帝《泰山刻石》中记载:“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人民蕃息,天禄永得”,材料体现了
A.大一统的政治理想B.华夷平等的民族观念
C.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D.郡国并行的地方治理
2021-05-07更新 | 38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历史模拟好题精选(第1期)-专题16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6 . 下图为北宋墓葬出土的景德镇窑青白瓷胡人牵马俑。该图可用来佐证
A.古代丝绸之路的贸易盛况B.中西不同文化的交融互鉴
C.景德镇制瓷业的中心地位D.宋人崇尚理性的审美观念
2021-05-05更新 | 574次组卷 | 9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12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7 .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材料一

史料

说明史料①:《穆天子传》,出土于战国墓,记载了约三千年前周穆王西游会见西王母的故事,并有周穆王送给西王母“锦组百纯(匹)”的记录。史料②: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兵马俑的砖瓦窑址,发现了百余具骨骸。DNA检测显示,在提取的15个骨骸样本中,有一个属于比较典型的“欧亚西部T类群个体”史料③:俄国阿尔泰地区巴泽雷克墓出土的丝织品(约公元前5世纪)
(1)指出上述材料①②③的史料类型。

材料二   关于丝绸之路的开通,学界说法不一。一种观点认为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第二种观点认为早在汉代之前就已经有了丝绸之路。

(2)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以上史料和所学说明。
2021-05-01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期中冲刺(高频材料解析题38题)(北京专用)
8 . 汉代的人们一般认为,死刑只能在死亡和衰落的季节执行,也就是在秋冬两季执行而不能在春季,否则就妨碍了繁殖和生长,从而引起灾害。它体现的理念主要是
A.以德治民B.尊崇儒术C.天人感应D.人性本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