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1 道试题
1 . 它“有时是一股一股的丝线,延伸开来,有的线路清晰,有的断断续续;有时又像一张大网,涵盖广阔,时时出现绚烂的织锦”。“它”是(     
A.秦代驰道B.丝绸之路C.隋唐大运河D.明代长城
2 . 我国各地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砖)中出现了大量的“孝子图”,描绘了丁兰刻木、闵子骞御车失锤、董永侍父等孝亲故事。这反映出汉代(     
A.社会矛盾尖锐B.血缘观念强化
C.儒学影响扩大D.绘画技艺高超
3 . 1975年,四川成都汉墓出土的酒像石上有一幅“养老图”,画中老者手持皇帝专门赐给高龄老人的鸠杖(如图)。1981年,甘肃省武威汉墓出土《王杖诏令册》竹简26枚,记载了汉宣帝时期的尊老法典。这些考古发现印证了汉代(     
A.尊老养老的优抚制度B.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C.家给人足的小康生活D.整齐划一的法治氛围
4 .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全国27郡有盐官共36处,铁官在40郡中有48处。其分布范围在东北远至辽宁的盖县,西南至云南的安宁,西北达内蒙古的河套西北,南抵广州,东南到浙江的海盐。汉代的盐铁制度(     
A.满足了汉代政府的经费需求B.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C.开创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D.提供了物美价廉商品
2024-01-19更新 | 395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5 . 西汉惠帝时,监御史制度在各郡普遍恢复,但各诸侯国不设监御史。汉文帝时,“九人出督州为刺史”,将郡、国都划入刺史州部。汉武帝将州部由九个增至十三个,并设立固定办公机构。这些做法反映出汉代(     
A.王国地位显著提升B.专制集权不断加强
C.官员选任制度完善D.刺史行政权力扩大
2024-01-1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指出,春秋战国时,各族都述说、记录祖先的起源故事,形成纷杂的古帝王、英雄传说。在各民族的竞争与融合中,这些故事、传说彼此串联起来,到汉代后,逐渐形成共同的历史记忆,入主汉地的各少数民族往往自称是炎黄之后。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形成统一基本格局B.儒学正统地位正式确立
C.西周的政治秩序被破坏D.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形成

7 . 汉、唐统治者依据现实需要适时调整统治政策,下图是汉朝和唐朝所实行的两种经济政策的示意图,两者都(     

A.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B.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C.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D.改变了赋税征收的方式
8 . 董仲舒认为,“天人合一”的系统中,历法代表天道,声律代表人道。受命之君作为天子,应将尊天放在第一位。董仲舒意在(     
A.强化君主权威B.推动儒学发展C.稳定社会秩序D.加强中央集权
2024-01-1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云南楚雄·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用主父偃之计,立朔方郡,使苏建发十余万人修筑朔方城(今内蒙古地区),并修缮了秦时蒙恬所筑的障塞;同年夏,又“尊民徙朔方十万口”。 汉武帝意在(     
A.防御匈奴侵扰B.保护丝绸之路
C.打击王国势力D.推动边疆开发
2024-01-17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2019年成都宝墩遗址出土了一枚铜质印章,印文为阳文篆书,经辨认为“羌眇君”,该印为西汉政府颁发给武阳县羌族首领的官印。“羌眇君”官位等级与乡有秩相当,职责是对部众的日常管理。这印证了 (     
A.地方管理体系逐步完备B.该地区归属于西汉政府
C.篆书为当时的流行字体D.西南地区冶炼技术发达
2024-01-1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