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聂政(?—公元前397年),韩国轵人,因杀人偕母及姊避祸齐地。韩大夫严仲子与韩国相侠累结仇,潜逃濮阳。严仲子闻政快名,献巨金为其母庆寿,求其为己报仇。聂政待母亡守孝三年后,忆及严仲子知遇之恩,刺杀快累于阶上。


后世形成了多个版本的“刺客聂政”故事,如下表:
时间作者及著作叙事及评价
汉朝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突出严仲子与聂政的朋友之遇,称赞聂政是“士为知己者死”的“国士”;突出聂政的孝道和信义,把父(母子)子、兄(姐)弟和朋友这三个伦理统一起来。
宋朝司马光《资治通鉴》严仲子是一个为非作歹二十年、败坏礼法纲纪的乱臣贼子。聂政受其“礼贤下士”的外表蛊惑和蒙骗,“盗杀韩相侠累”,并非义举。
1905年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中国古代武士具有十八种美德,其中一条是“受人之恩,以死报之”,比如聂政、荆轲等。武士美德意味着把道义、恩仇、朋友和国家等置于个人生命更高的位置。
1942年郭沫若
历史剧《棠棣之花》
在联纵抗秦的民族大义下,反抗昏君奸臣的严仲子、聂政等都是仁人义士,而屈从暴秦的韩相侠累和国君哀侯成为了彻底的反面人物。

——摘编自陈颀《复仇与礼法——以聂政的复仇叙事为例》


从材料中选取两个以上版本,提取信息,围绕论题“时代背景影响人物形象塑造”,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解读。(要求:持论有据,表述成文)
2023-01-08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封有功的衡山王吴芮为长沙国王,辖地长沙郡城。汉武帝统一南越后,设置荆州刺史,辖治境域包括今岳阳、益阳、常德、郴州、永州、衡阳等。东汉光武帝时,不再封王国于湖南,改长沙王国为郡。东汉通过长沙郡、桂阳郡(今湖南郴州)等地方行政机构,推行中央政令和传播汉文化;湖南铁工具的使用比西汉广泛,制瓷业和商业贸易都有所发展;桂阳郡先后有六任太守积极推广教化,禁止不符合儒家礼教并妨害国计民生的种种淫祀,兴办学校,推广教育,发展地方文化。

——摘编自杨东晨、杨建国《论秦汉时期湖南地区的民族与文化一兼论常德与长沙在秦汉时期的重要地位》

材料二   “大一统”观念萌生于三代,丰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大一统”思想核心是疆土一统和以治权及法令制度为中心的政治一统,同时也涉及经济一统、思想一统和文化认同。

——摘编自张子侠《“大一统”思想的萌生及其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时期治理湖南地区的举措,并分析其意义。
(2)提炼材料二中的核心观点,并结合秦汉时期的相关史实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证充分。)
2022-11-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面《秦朝形势图》和《西汉形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封建国家正在由分裂走向统一B.郡县数量逐渐减少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中央集权明显加强
2022-10-20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2021·河北·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4 .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间政令信息承转运行关系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尚书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B.分权造成了冗官现象
C.决策权与执行权出现分离D.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
2022-02-28更新 | 7933次组卷 | 52卷引用:专题02秦汉时期-2022年初升高历史无忧衔接(统编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认为:“汉武帝即位后,开始全面推行积极有为的经济政策,进行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财政改革,全面调整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财政管理机构。”下列对于汉武帝实行这些政策的影响解读不正确的是
A.保障了对外战争的财政开支B.打击了地方豪强和富商大贾
C.强化了国家对于经济的控制D.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徭役负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