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董仲舒建构起“阴阳配性情,五行配五常,以天人相应为理论,凸显君主权威,并建立相应制度与法律”的新儒学,从而“真正为儒家学说重建或奠定庞大的理论框架,并使之转化为民族国家意识形态”。该学者意在强调,汉代儒学(     
A.背离了先秦儒学的宗旨B.摆脱了宗教神学的影响
C.完善了理论体系的构建D.迎合了政治统治的需要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刚即位,面临的形势是“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把本属于王国的部分领土新立为侯国,并改变其隶属关系,使之归属于附近汉郡。他任命布衣儒生公孙弘为丞相,改变了以列侯拜相的制度,并起用富有才气和政治进取心的东方朔、司马相如等文学侍从,让他们与丞相为首的大臣就决策方案展开辩论,结果“大臣数诎”。为了襄赞大业,汉武帝“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并下诏严斥地方官不举荐人才,由此出现了“群士慕向,异人并出”的景象。汉武帝还一改汉初宽松的经济政策,“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蓄货长财,以佐助边费”,实现了“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推行制度变革的原因及制度变革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推行制度变革的历史意义。
3 . 西汉前期,流民多为豪族商人所用,是谓“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汉武帝后期,“诸铁官皆置吏卒徒,攻山取铜铁,一岁功十万人已上”,流民与日俱增,以致“田地日荒,城郭空虚”之事频繁发生。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社会救济与优抚机制的失灵B.国家专营政策存在一定弊端
C.地方行政管理效能日渐削弱D.人地矛盾加剧导致流民增多
2022-06-27更新 | 3146次组卷 | 37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4 . 汉武帝时,将军杨仆屡建大功,但因家乡宜阳在函谷关外,以不是关内人为耻,请求武帝同意将函谷关向东迁移,“武帝意亦好广阔,于是徒关于新安”。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汉武帝“好广阔”体现了其好大喜功的特点
B.“耻为关外民”折射了民众对中央的心理认同
C.“关中本位”是汉重要的地缘政治思想
D."杨仆移关”迎合了汉武帝的政治需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汉简《二年(吕后二年)律令·金布律》载:“诸私为卤盐煮济汉,及有私盐井煮者,税之;县官取一,主取五。采铁者五税一;其鼓销以为成器,有(又)五税一。”汉初采取这一举措的意图是
A.强化盐铁官营的政策B.笼络诸侯王国势力
C.消除盐铁私营的弊端D.恢复发展社会经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