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唯我独尊”的泱泱大国俯下身段向一直被他们鄙视的“夷人”学习“长技”,而且一学就是30余年,开启了近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却因“把原封不动的专制帝国潜入到现代化的潮流中去”而遭遇失败。材制中的“改革”(     
A.最早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B.沉重打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
C.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积极尝试D.寄希望于未掌握实权的皇帝
2 . 康熙帝在位后期,撰写奏折的人员己扩展至总督、巡抚等地方大员。雍正帝进一步扩大奏折的使用范围,撰写奏折的人不仅包括高级官员,而且包括一部分中下级官员。这一做法(     
A.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B.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避免了官员内部的斗争D.显示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辽朝实行南北面官制,北面官包括南北院大王、大林牙院(管起草文书)、大国舅司(管后族事务)等,南面官有中书省、御史台、大理寺、翰林院等机构。材料说明南北面官制(     
A.体现双轨理政的特点B.带有民族压迫的浓厚色彩
C.互相制衡避免了专权D.导致了内部民族关系紧张
2022-12-03更新 | 28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北大附属宿迁实验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晚唐时期,唐懿宗及子僖宗牵头给西安法门寺捐赠了大量高级的物品,包括金银器、锡杖、香炉以及与仪式有关的钵、皿等器物。这反映了当时(     
A.佛教的盛行B.统治的腐败C.思想的多元D.开放的政策
5 . 西周时,周天子实行封土赐民之制,出现一批世卿大族。战国时,诸侯国君按大臣官职地位的不同,授予其相应数量的谷物作为俸禄,任之即官,去之即民。材料反映的现象(     
A.适应了社会转型B.使得国君权力分散走低
C.维护了周王权威D.加强了世卿大族的权势
2022-12-03更新 | 384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北大附属宿迁实验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1987年,考古学家在河北徐水发现一处距今约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一批陶器、石磨盘、植物种子等。此后,江西、广东等地也都发现万年左右的文化遗存。这说明中华文明(     
A.手工业技术非常发达B.从黄河流域扩散四方
C.具有多元起源的特点D.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7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完善,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安康。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中央政权非常强大,即统治者和中央政府掌握了强大的统治权,在其兴盛时期,能够通过郡县制直接统治辽阔的疆域和众多民众,所谓“天下之势一矣”。但是,强大的政权弱化了国家本身的凝聚力,即国家作为疆域内所有地区和人民组成的政治共同体,主要依赖统治者及其官僚系统作为联结纽带;随着中央政权衰落,这种联结纽带也就断裂了,国家将面临瓦解,所谓“天下震动,有土崩之势”。这种国家形态被概括为“强政权、弱国家”。

——摘编自曹正汉《“强政权、弱国家”:中国历史上一种国家强弱观》

材料二   近代欧洲民族国家接受契约论的洗礼,才逐渐转化为现代性的国家。在契约论国家观里,有以下几个普遍的原则:国家主权来自于国民的权利让渡,即主权在民原则;个体优先于国家的原则;建立国家的首要目的是维护和保护成员个体那些不可让渡的权利,以及基于这些权利应享有的利益;代议原则,通过委托和被委托的原则实现立国之目的。这种现代性的民族国家形态被学界概括为“强社会、弱国家”。

——摘编自黄裕生《民族国家观与契约论国家观》

材料三   人类对超国家的构想由来已久,20世纪以来付诸实践的超国家影响力最大的当属欧盟。从本质上看,欧盟是一种基于市场的经济共同体而非政治共同体,其成员国保持着自身主权、独立的政治系统以及其他一切民族国家的基本结构。欧洲的一体化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服务于工业化与资本主义逻辑的超国家,而非一个以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世界共在秩序为理想的超国家。

——摘编自柳亦博《环世界与超国家:民族主义退场后的世界秩序重构》


(1)简析材料一中古代中国“强政权、弱国家”形态形成的背景。
(2)指出材料二中近代欧洲国家“现代性”的内涵,并简述其意义。
(3)评价材料三中欧盟的超国家形态。
2022-09-23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8 . 随着新航路开辟,玉米、番薯等食物物种传入我国,对我国产生巨大影响。有同学研究明清时期外来食物物种传入问题时,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御麦(玉米)出于西番,旧名番麦,以其曾经进御,故名御麦,干叶类稷,花类稻穗,其苞如拳而长,其须如红绒,其实如芡实,大而莹白,花开于顶,实结于节,真异谷也。吾乡传得此种,多有种之者。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1572年)

材料二   “……则土人传云:近年有人,在海外得此种。海外人,亦禁不令出境;此人取薯集,绞入汉水绳中,遂得渡海。因此分种移植,略通闽、广之境也。……今番薯扑地传生,枝叶极盛。若于高仰沙土,深标厚壅,大早则汲水灌之,无患不熟,闽、广人赖以救饥,其利甚大。”“甘薯(番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

——徐光启《农政全书》

材料三   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玉米)、洋芋、芥麦、燕麦或蕨蒿之类。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也。

——(清)袁景晖《建始县志》


(1)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明清时期外来食物物种传入的价值。
(2)综合上述材料,简述明清时期外来食物物种传入的影响。
(3)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明清时期外来食物物种传入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2022-09-23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9 . 1776年,移民到美国的英国思想家托马斯·潘恩提出:“一个人每年伸手拿八十万英镑,而且还受人崇拜,真是一桩好买卖!在社会和上帝眼中,一个普通的城市人要比从古到今所有加冕的恶棍更有价值!”由此可见,潘恩(     
A.主张推翻英国的现行政治体制B.反对美国人民独立战争
C.鼓吹保障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D.否定君主制度的合理性
2022-09-23更新 | 3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796年,法兰克国王曾写信给教皇:“我的天职是用武力保卫教会、使它不受异教徒的攻击、而神圣的教父,你的职责是用祈祷支持我的武力。”11—13世纪兴起的“教皇革命”、主张由罗马教皇控制西欧各国的教会。这一变化反映出(     
A.法兰克王国走向瓦解B.中世纪君主专制的强化
C.罗马教会势力的增长D.教权已摆脱王权的影响
2022-09-23更新 | 46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