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儒家经典为主导的正统阅读始终是中国古代阅读文化的主流。在封建社会早期,阅读尚且是一种奢侈,把阅读作为娱乐则更是达官显贵和家境殷实的文人墨客的专利。封建社会中期以后,阅读娱乐性明显下移,尤其是明中期以后,戏曲小说成为传阅自娱的主要读物,就连女性也加入其中。此外,中国古代文人很早就发现阅读不仅能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还兼具养生保健,预防和辅助治疗身心疾病的功效。明清两代,更不乏将自己的认识和亲身感受记录在著述中的文人。当然,读者的阅读目的至少具有以上一种或兼具其中几种,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下层百姓加入了阅读的行列,读书目的分化愈加明显。

——摘编自王余光主编《中国阅读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阅读文化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就中国古代的阅读文化谈谈你的认识。
2022·河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吾国古代之士,皆武士也,然亦有庠、序、学、校以教之。士为低级之贵族,居于国中(即都城中),有统驭平民之权利,亦有执干戈以卫社稷之义务,……其时士皆有勇,国有戎事则奋身而起,不避危难,文、武人才初未尝界而为二也。自孔子殁,门弟子辗转相传,渐倾向于内心之修养而不以习武事为急,……故大部分人皆趋重于知识、能力之获得,盖战国时有才之平民皆得自呈其能于列国君、相,于是武士乃蜕化而为文士。然战国时,士不但不能废武事,其慷慨赴死之精神且有甚于春秋。彼辈自成一集团,不与文士混。以两集团之对立而有新名词出焉:文者谓之“儒”,武者谓之“侠”,儒重名誉,侠重义气。……古代文、武兼包之士至是分歧为二……儒侠对立,若分泾、渭,自战国以迄西汉殆历五百年。……及汉代统一既久,而游侠犹不驯难制,则惟有执而戮之耳,故景帝诛周庸,武帝族郭解,而侠遂衰;举贤良,立博士,而儒益盛。……范晔作史,不传游侠,知东汉而后遂无闻矣。

——摘编自(美)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春秋到东汉“士”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以来“士”变化的历史背景。
2024-02-0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金卷》A卷
3 . 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中央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此外还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这些做法(   )
A.加强了经济集权B.杜绝了地方吏治的腐败
C.减轻了农民负担D.实践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2023-11-14更新 | 94次组卷 | 34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学考历史总复习模拟卷(一)
4 . 如图是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引发农牧界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统一封建王朝的建立B.政府边疆政策的影响
C.北方气候条件的恶化D.文化融合趋势的加强
2023-10-01更新 | 224次组卷 | 27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高三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河北·模拟预测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汉军破匈奴右地,占据河西地区,朝廷先后设置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在此后百余年的经营中,西汉王朝通过布防军队、移民屯田、修筑长城和设置障塞亭燧等,使河西地区不仅成为重要的绿洲农垦区,而且在“断匈奴右臂”和连接西域与开辟丝路交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河西四郡在历代中原王朝的西北边疆战略中始终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摘编自雍际春《河西四郡及其战略地位论要》

材料二     凉州在河西走廊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其地“山川险阨,土田沃饶,唐之盛时,河西陇右三十三州,凉州最大。”武德初,置凉州总管府。贞观年间,改都督府,督凉、肃、甘、沙、瓜、伊、芳、文八州,其所领之地,横贯今甘肃大部和新疆东部。凉州都督常奉朝命,行西北道安抚大使或安西都护,职权范围大大超越凉州。武德初,杨恭仁为凉州总管,他采取措施防御东突厥的进犯,妥善处置了瓜州刺史贺拔威的叛乱事件,在凉州镇守近7年,有效地守护了河西走廊。

——摘编自张雄《唐太宗经营河西走廊略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经营河西地区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河西四郡在中国古代边疆治理方面的战略价值。
7 . 西汉各郡国每年都要向中央交纳一定的实物贡输,由于路远费烦,贡品多有损坏,往往政府得不偿失。汉武帝元鼎二年,规定各郡国把贡品及运输费用,按当地市价折合成土特产品,上缴当地均输官。均输官负责分类,有的运往京师,有的运往缺少这类产品的地区出售。上述改革(     
A.增加了百姓负担B.削弱了诸侯国实力
C.保障了商人的利益D.活跃了商品流通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状邪臣计谋为淫乱,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以危其命,殒身亡国。天子(汉武帝)观于上古,然后加惠,使诸侯得推恩分子弟国邑,故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子为王,王子支底为侯,百有余焉。吴、楚时,前后诸侯或以适剂地,是以燕、代无北边郡,吴、淮南、长沙无南边郡,齐、赵、梁、楚支郡名山陂海威纳于汉。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贡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阨塞(险要之地)地利,强本干、弱枝叶之势也,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

——司马迁《史记·汉兴以来诸侯年表序》


概括材料中汉武帝初期所面临的政治问题及解决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两条汉武帝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并予以说明。
9 . 汉初,民间商业借贷发展迅速,但也带来了“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等社会问题;汉武帝时期,政府制定法律对民间借贷进行调控,规定了贷款利率。政府这些做法旨在(     
A.维护政治统治的稳定B.规范商业交易行为
C.推动官营商业的发展D.抑制社会经济活力
2022-11-14更新 | 972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高三实战猜题卷(五)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汉代人对汉朝的称谓。下述“大汉”“皇汉”和“强汉”的称谓体现出(     
作者书名内容摘录
司马
相如
《封禅文》大汉之德,逢涌原泉
班固《西都赋》盖闻皇汉之初经营也,尝有意乎都河洛矣
班固《汉书·陈汤传》建强汉之节,承明圣之诏
范晔《后汉书·王符传》大汉之广土,士民之繁庶,朝廷之清明,上下之惰正

A.军民拓展疆土的雄心壮志B.尊崇儒术政策的影响
C.汉朝对国力和军力的自信D.华夷之辨观念较浓厚
2022-11-14更新 | 7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高考仿真模拟卷(全国甲卷)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