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刘秀采取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此刘秀统治时期,史称(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汉武盛世D.开元盛世
2023-10-1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秦朝末年大泽乡起义,天下云集响应:王莽篡汉时期绿林赤眉起义,为东汉开国奠定了基础;黄巾军起义,加速了东汉王朝覆灭,这此史实印证了(     
A.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B.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C.古代中国西北民风彪悍D.秦汉时期国家尚未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材料主要反映了东汉后期(     
A.豪强地主兼并土地B.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C.阶级矛盾日益激化D.中央和地方矛盾尖锐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秦汉折射出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覆亡的主要模式:都亡于内部社会矛盾。差别在于秦朝是危机急剧爆发,两汉则是危机逐渐积累。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请从秦朝、西汉东汉一个朝代中任选一个,阐述其灭亡的原因(要求:阐述合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10-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东汉中叶后,尚书台取代三公“总领纪纲,无所不统”的权力。到魏晋之际,尚书台改称尚书省,又新设立了中书省和门下省。当时,中书掌管内事,皇帝密诏下达州郡和边疆,均由中书草定,并不一定非要尚书签署不可。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     
A.三省制度日渐完善B.权力中枢的发展适应现实需要
C.官僚政治已经成熟D.尚书权力过大威胁到君主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如表所列为东汉中后期皇帝即位年龄,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     
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
即位年龄1311281512149
A.东汉政权名存实亡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农民起义不断发生D.豪强地主势力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东汉时期,弘农杨氏世传欧阳《尚书》学,其家族“四世三公”(四代人中均有人官至三公);世传孟氏《易》学的汝南袁氏,也在四代人出了五位三公级别的重臣。这可印证东汉时期(     
A.儒家思想受到重视B.选官标准发生异变
C.世家大族垄断官场D.豪强地主开始崛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史书,记述了上至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下列事件不能在《汉书》中查到的是(     
A.黄老之学B.尊崇儒术C.外戚干政D.党锢之祸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近年从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出土一批汉简。其中有一则沼书的残简经整理确认如下:“……父母为天下至……普天莫匪新土,率土之宾,莫匪新臣……”据此可知(     
A.儒学思想渗透到基层民众B.丝绸之路以文化交流为主
C.西汉末年政权更选的局面D.汉代的政令传递畅通无阻
10 . 2019年以来,云南河泊所遗址先后出土了大量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时期的封泥(信件的封缄),如“滇国相印”“益州太守章”“建伶(县名)令印”“同劳(县名)丞印”等。这主要表明当时(       
A.郡国并行制影响扩大B.边疆治理具有政治智慧
C.国家统一的进程加快D.推恩令实施具有策略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