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东汉永元四年,宦官郑众帮助和帝铲除窦氏权贵集团.因功受封,迁大长秋(官名),后又封侯,“于是中官(宦官)始盛焉”。这印证了(     
A.专制制度的特性B.士族势力的强大C.中央集权的加强D.选官制度的弊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表为汉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的部分情况。表中信息反映的是,东汉(     
马援为陇西太守时“开导水田, 劝以耕牧, 郡中乐业”
渔阳太守张堪在狐双(今北京)“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
杜诗任南阳太守时,大力修治境内陂池,开垦荒地
任延为武威太守时“乃为置水官吏,修理沟渠, 皆蒙其利”
A.冶铁技术进步助力农业丰收B.官府推动农田水利事业发展
C.稻作技术在北方农业区普及D.河西四郡大力发展水利灌溉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研究发现,东汉时期“灾异”的出现显著增加了三公遭到贬职、下狱、甚至被杀的概率,特别是当日食和地震出现时,三公的平均任期显著缩短。这反映了东汉时期(       
A.儒学的正统地位得到巩固B.灾异责任的划分更为细致
C.天人感应说的初衷被异化D.传统文化影响中外朝运行
7日内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汉朝百官朝会,一般联席而坐,光武帝特诏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以示尊宠,故京师号曰“三独坐”。这(     
A.加剧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B.提高了中央行政决策及执行效率
C.体现了柔道治国的政治理念D.凸显了强化中央集权的治国方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东汉《赵相雍劝阙碑》记载,雍氏家族自雍窦至雍劝四代,除雍窦子望不是孝廉外,其余5人皆为孝廉,可谓世为孝廉。从孝廉所任官职来看,他们开始皆为地方县令、长,俨然已为地方大族。这一现象表明,东汉时期(     )
A.地方势力膨胀已经威胁中央集权B.门第家世成为选官主要依据
C.自下而上的人才选拔机制遭破坏D.世家大族逐渐掌握选官特权
7日内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热点核心卷(一)历史试题(新高考Ⅱ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据不完全统计,从汉安帝永初三年(109年)至汉灵帝熹平元年(172年)中小规模农民暴动多达43次。特别在桓帝时期,几乎年年都有暴动。当时有民谣唱道:“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这反映出东汉中后期(     
A.地方豪强的膨胀B.礼乐制度的崩塌C.社会矛盾的尖锐D.宦官势力的腐败
7日内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桂林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就汉代儒学来看,西汉以经世致用为宗旨,希望开创大同世界;东汉完全以考证训诂为学问,对一两个字眼可以有繁琐的考订。这一变化(       
A.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反映出东汉政治统治的腐朽
C.丰富了儒学的思想内涵D.折射出社会发展活力的衰退
2024-05-2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先秦贵族尚马车,贱牛车,此风秦汉犹存。及至东汉晚期,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这种“风尚”反映了(     
A.戒奢尚俭、讲究实用的社会风气B.日暮途穷、追求奢逸的政治生态
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的思想观念D.豪强势重、世家兴起的时代景象
2024-05-2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一)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东汉初期实行三公宰相制,又将属于少府(专管皇室财政,兼管皇帝秘书、膳食事务)的尚书独立出来,时称尚书台,实际直接对皇帝负责,终汉之世掌握国家实权。魏晋时期,尚书台正式脱离少府,成为中央行政机构。尚书台职能的变化反映出从东汉到魏晋时期(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缓和B.该时期三省制度正式形成
C.国家行政制度改革显现成效D.家国异构的色彩变得明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表为公元 2-146年登记的人口(依据《汉书》与《后汉书》整理。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时期年份(公元)户数口数
前汉212,366,47057,671,400
后汉574,279,63421,007,820
1059,237,11253,256,229
1469,348,22747,566,772
A.土地出现集中趋势B.户口统计详尽准确
C.社会经济迅速发展D.税收只以户为单位
2024-05-2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适应性考试(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