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六月,光武帝刘秀颁发“度田令”,检查耕田与户口实数,即对原有户籍上的户口、年纪进行核实,对垦田进行实地丈量。“度田令”是在承认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根据豪强地主拥有私有土地多少征收赋税。此举意在(     
A.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B.保障土地合法买卖
C.减轻自耕农经济负担D.笼络豪强地主势力
23-24高三下·西藏拉萨·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西汉晚期至东汉早中期,宁夏地区墓葬结构主要为砖砌多室或单室墓,构筑方式逐渐与中原同步,随葬品除了铜器和陶器之外,还出现了艳丽莹润的釉陶器。这可用来说明,宁夏地区(       
A.社会经济水平提高B.墓葬等级分化明显
C.青铜铸造技术精进D.豪强地主地位显赫
2024-05-09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所示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部分区域的人口统计。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西汉末期(       

区域

户数(户)

人口(人)

平均每户人数

辖县数(个)

京兆尹(辖长安)

195702

682468

3.5

12

交趾郡(岭南最大的郡)

92 440

746237

8.1

10

关中诸郡(含长安)

1519857

6682602

4.4

132

岭南诸郡(含今越南一带)

215448

1372290

6.4

55

A.关中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岭南B.关中的城市化水平处于领先地位
C.关中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岭南D.政府对南方民族地区“因俗而治”
4 . 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2023-06-11更新 | 9704次组卷 | 7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文献记述出处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贾谊《过秦论》
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
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后汉书·班固传》
A.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B.家国同构模式改变
C.“大一统”的观念开始出现D.华夏认同不断增强
2022-07-14更新 | 7206次组卷 | 69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地有遗利,民有馀(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后汉书·章帝本纪》也记载,东汉“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予粮种,各尽地力,勿令游手”。两汉政府的这些做法
A.促进了自耕农经济发展B.使宗族势力日益强大
C.导致了大田庄经济盛行D.推动了均田制的实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在西汉的诏令文本中,皇帝多以“奉宗庙”的身份呈现。从东汉宣帝开始,诏令文本中出现了唯一较为固定的另一种皇帝身份“承大业”。此举旨在
A.彰显继承先王功业的正统性B.推动宗法制度瓦解
C.强化君权神授理论的影响力D.加快解决王国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