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1 . “会景帝不好辞赋”,汉赋发展不前。武帝时司马相如因《子虚赋》和《上林赋》颇得赏识。《汉书·贾邹枚路传》载武帝时期“(枚皋)善之,拜为郎。……为文疾,受诏辄成,故所赋者多。”汉赋前后地位变化的本质是(     
A.统治者的好恶B.创作者才华C.汉王朝的更替D.时代的需求
2023-10-25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学说在汉武帝尊崇儒术之后得到极大发展武帝始置“五经”博士宣帝末增至十三经博士,由此开启了儒学的极盛时代,儒学也成为此后历代王朝所认可的正统思想。汉代前中期,武、昭、宣三帝在皇族中大倡儒学。甚至将其作为储君必备的素质,如楚元王一脉对西汉儒学的发展贡献颇多,是汉代历史上少有的皇族儒学世家。诸侯王国的傅、相、中尉、内史等主要职官均由大批儒生担任他们辅王为政、谏王过失、助王教化,使宗室诸王在无形中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西汉统治者出于维护政治统治的需要,大力推崇儒学,在宗室子弟中进行普遍的儒学教育,推动儒学在汉代宗室的普及与发展。

——摘编自龚阔英《论西汉宗室对儒学的接受与践行》

材料二   自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过鲁以太牢祀孔子以后,两汉时期的皇帝常亲自到孔子故居祭祀。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使儒学上升为汉代社会的主流思想,汉代以察举制度选官,以教授儒家经典为主的太学和郡国学培养学生。汉元常即位后,儒生地位进一步提高,朝廷主要机构里充斥着儒生官员。西汉末年,实际掌控西汉政权的王莽也重用儒生,托古改制,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到两汉时期,随着汉光武帝对儒学的重视,儒学在社会各阶层普及开来,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摘编自杨爱国《论东汉儒学在社会上的普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促进儒学在汉宗室中普及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汉时期儒学在社会各阶层中普及的原因及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司马迁打破“夷夏”藩篱与“种别域殊”观念,以《史记》首创民族史传,写下《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等,分别叙述了中原周边各民族发展历史。此外,司马迁还在《史记》中对黄帝“和同万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和汉高祖建立大汉王朝的功绩予以了高度评价。这说明(     
A.纪传体是历史书写的主要体裁B.民族矛盾是汉代主要矛盾
C.《史记》秉持“大一统”历史观D.华夏认同观念产生于汉代
2023-10-1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如图可用来说明(     
A.先秦科学技术进步B.汉代文学成就众多
C.两汉科技成就斐然D.隋唐文化影响深远
2023-10-1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段测(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赋中对疆域的描写除了有对东、西、南、北抵达之地的点状铺写外,还在东南、西北、西南以及东北的方位中铺写帝国边疆,展现了汉王朝疆域的概况,其中还涉及诸多的民族、部族、属国、郡县、治所、地名和山水名等。据此可知,汉赋这种题材创作(     
A.巩固了汉朝疆域B.促进了国家认同
C.体现了文化繁荣D.强化了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一词,目前最早见于西周初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其铭辞曰“余其宅兹中国”。西汉中后期的铜镜中,亦开始出现“中国”,如“游中国”“中国安宁兵不扰”“中国大宁”等。东汉时期,此类铜镜铭文得到延续。结合下列图文可知,这类铜镜的出土(     

   

注:陕西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收藏的汉代铜镜,镜背铸有47字铭文,其中包含意义非凡的“人民昌、中国强”的吉语。
A.表明学术界对青铜时代的划分有误B.佐证汉代“中国”国家观念的形成
C.彰显了汉代制镜师高超的雕刻技术D.印证汉代中央集权政策产生实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东汉末年,朝廷糜烂,战乱频繁,疫病盛行,百姓“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这一时期涌现出不少名医事迹,医学成就非凡,其中不包括(     
A.《神农本草经》B.麻沸散C.《伤寒杂病论》D.《黄帝内经》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史记》记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事时,基本以《国语·郑语》为其叙事依据,但并未采信《国语》中褒姒是祸害周室、流毒三代的“龙漦妖子”的说法,也未采纳《诗经》中“赫赫宗周,褒姒灭之”“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的评论,反而认为西周灭亡主要是周幽王的责任。司马迁的这一看法反映了(     
A.汉代儒家以人为本的价值观B.历史认识与现实的有机联系
C.开放包容的大一统时代气象D.主流意识形态影响治史精神
9 . 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说法有很多,一般认为最为可信的是“伊存授经”的故事。据《三国志》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注: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屠经》,曰复立者,其人也。《浮屠》所载,临(伊?)蒲塞、桑门、伯闻、疏问、白疏间、比丘、晨门,皆弟子号也。”这一记载表明(     
A.佛教做为神仙道术最早传入中原地区B.印度使者到中原地区传播佛教
C.最早到达中国的佛教传播者未必是印度人D.佛教传入中国后受到普遍欢迎
2023-10-0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西汉《九章算术》中的例题节选。这反映出(     
今有田一亩,收粟六升、太半升。今有田一顷二十六亩一百五十九步,问收粟几何?
今有卖牛二、羊五,以买十三豕,有余钱一千。卖牛三、豕三,以买九羊,钱适足。卖羊六、豕八,以买五 牛,钱不足六百。问牛、羊、豕价各几何?
A.西汉农业商品化生产繁荣发展B.《九章算术》注重理论推导与证明
C.西汉小农经济的模式日益普及D.《九章算术》应用数学的属性明显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