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史记》纳“四夷传”于《七十列传》之中,记载了环绕华夏的各少数民族多以藩臣的身份参与各个时期的政治事务,并起到拱卫中央大一统政权的作用。从编撰体例上看,这些“四夷传”与其它列传不存在主次之分。这说明,司马迁(     
A.重视宣扬民族国家大一统的思想B.具备强烈的华夷之辨的思想意识
C.重视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地位D.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编纂方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表所示是汉朝时期的部分科技和文化成就。汉朝取得这些科技成就的根源是(     
项目成就与西方比较
数学(公元1世纪)《九章算术》正负数加减法法则最早
造纸术西汉:劳动人民制造絮纸、麻纤维纸东汉:(105年)蔡伦的改进(植物纤维纸)最早
地震测量东汉:(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早1700年
A.国家疆域实现统一B.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民族联系与中外交流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战国时期以来,女娲传说和伏羲传说分别流行于我国的南北各地。从西汉开始,他们或被演绎成为兄妹关系,或被演绎成夫妻关系,“伏羲鳞身,女娲蛇躯”的主题成为常见于文人诗赋、砖石和绢画的基本题材。这一变化反映了汉代(     
A.华夏认同观念的加强B.南北文化的进一步交融
C.区域间经济往来频繁D.文学创作源于神话传说
2023-01-14更新 | 531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盐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作为一部历史正剧,《汉武大帝》的编剧主要依据《史记》和《汉书》等历史著作,说明(     )
A.这两部著作所述史实是绝对的信史B.这两部著作提供唯一有价值的史料
C.这两部著作具有很高文献史料价值D.影视作品的史料价值不亚于文献史料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王莽在京城为学者盖了一万间房子,成立了不少研究所。凡是对古典文献有所专长的,都被召到京师做研究,前后来了千把人,每天讨论儒家学问。王莽此举(     
A.消除了社会矛盾B.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
C.强化了主流思想D.促进了社会风气好转
2022-11-27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史记》贯穿着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中国境内从传说中的五帝,经夏、商、周三代至秦,不仅是世代相传,而且包括吴越和周边少数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一黄帝。《史记》的这一记述(     
A.推动了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B.反映了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
C.体现汉代对外政策较为开明D.顺应了“大一统”国家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汉魏时期画像中,可以随处找到少数民族的身影,汉魏画像对少数民族赋予“高鼻”、“深目”、“多须”、“披发”、“尖帽”等形象特征。当少数民族和汉人在同一幅图像中出现的时候,汉人有意塑造少数民族这些形象特征。这些现象体现出当时(     
A.统治者推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B.汉人文化思想中的传统意识浓厚
C.民族交融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D.民族元素丰富了艺术创作的内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阐述了协调平衡、调和阴阳、和解病机的治疗观;配伍精当、法则鲜明“君臣佐使”的方剂原则。据此可知,仲景医学(     
A.蕴含传统思想的学术特色B.推崇阴阳五行的哲学观念
C.重视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D.传承以人为本的仁爱情怀
2022-09-15更新 | 509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东部新区养马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
A.农耕技术的推广B.商业交往的便利
C.军事战争的需要D.礼乐制度的重建
2022-06-22更新 | 8313次组卷 | 75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司马迁在《史记·循吏列传》中称赞循吏们是“奉职循理”,“不教而民从其化”,而《汉书·循吏传》记述的循吏事迹,多为关心民事,发展生产,“行教化之策”,做到“所居民富,所去见思”。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主流思想的因循B.史家价值判断的不同
C.选官方式的变革D.史书编写体例的创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