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算经之首”。其中第一章《方田章》主要是解决土地的丈量与赋税计算问题,但却出现大量“非方形田”的计算。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社会政治经济变化影响数学发展B.汉代教育重视科技人才培养
C.土地是政府赋税征收的重要依据D.中国古代数学重视农业发展
2023-11-17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汉代董仲舒主张独尊经过他系统发挥和改造的儒学,即“新经学”。司马迁则主张“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这两人(       
A.注重对唯物论的阐发B.缺乏理论的融通
C.都存在对现实的关注D.深受主流思想影响
2023-11-0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黄帝内经》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阴阳这一对范畴作了加工整理。它明确指出,气是构成宇宙的元初物质,天地万物都产生于阴阳二气的互相作用,由于事物的变化复杂多样,所以阴阳的区分是相对的。下列项中,对《黄帝内经》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B.阐述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
C.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D.渗透了朴素辩证法思想
2023-09-10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与民休息”——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C.张骞通西域——彻底解除了匈奴对中原的威胁
D.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2023-09-30更新 | 330次组卷 | 58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如图为1957年出士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东汉崖墓的东汉击鼓说唱陶俑,对其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表明东汉时期市井文化的盛行
B.是研究东汉雕塑艺术的一手史料
C.表明东汉时期说唱艺术已成熟
D.实证成都是我国说唱艺术发源地
2021-05-2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国及各诸侯国二百余年的历史,内容以诸侯、大夫的政治、军事活动为主。

《史记》成书于西汉,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古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材料二   岳麓书院藏秦简“秦始皇禁湘山诏”,记载秦始皇巡游湘山(即洞庭湖君山)时,“登相(湘)山、屏山,其树木野美,望骆翠山以南,树木口(缺字)见亦美,其皆禁勿伐”,并将湘山列入禁苑,归属苍梧郡管辖。《史记》则记载秦始皇在湘山遭遇大风,几乎不能渡过湘江,以为当地神灵作怪,“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使其裸露)其山”。

——摘编自晏昌贵《禁山与赭山:秦始皇的多重面相》


(1)根据材料一,比较《史记》与《春秋》的不同之处。
(2)从材料一“篇目举例”中任选两例,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其所反映的西汉社会状况。
(3)根据材料二,说明两则史料中对秦始皇的不同叙述及出现这种不同叙述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