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经历十五年的战乱之后,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东汉政权,积极重建官学教育体系。自光武至明章之世,由于统治者对官学教育都比较重视,经常亲临太学及三雍,养老行礼。讲经辨学,奖赐太学博士及弟子极为丰厚,导致学风大盛,延及周边四夷蛮荒民族,如匈奴就曾派子弟到太学学习。这是中国最早接受外邦留学生的记录,由此可知,东汉的官学教育可谓盛况空前。东汉政权对地方官学的兴建也极其重视,桓帝时南阳太守刘宽“辄引学官祭酒及处士诸生执经对讲。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东汉郡学遍布于十三个刺史部,而以扬州、益州、兖州、荆州等地为最盛,甚至在边远的武威、九真、交阯等地也建立有郡学,自东汉明帝以后,地方官学出现了从郡向县乡延伸的趋势。

——摘编自屈直敏《两汉地方官学建置考》

(1)据材料概括东汉官学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官学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汉官学教育发展的影响。
2023-12-0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初文化学术秉承战国之余续,活跃在诸侯国境内的文士也大多来自齐鲁及荆楚地区。当时分散各地的诸侯国王,如吴王刘濞、淮南王刘安、梁孝王刘武、河间献王刘德,皆秉承战国养士之风。汉初藩国文化尚有地域差异,相对而言,南方淮南一带长于辞赋,而北方河间一带则重在经术。汉武帝中后期,原本游说于诸侯王国的文士会聚长安。当时的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以史学见称,王褒、扬雄等人因辞赋受宠,董仲舒、公孙弘等人则以经术而显贵,他们共同造就了关中文化的辉煌。

——摘编自宋展云《汉末文化中心的迁移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学术文化变迁的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学术文化变迁的原因。
2024-04-1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东汉时期印度佛雕传入我国,规模小且只是单纯的雕刻形象; 魏晋时期中国佛雕注重细节和装饰,如,佛像头部会雕刻发髻和头饰,身上的袈裟会加以细致的雕刻和铜饰,菩萨像开始穿上华丽的中式服装,面容也更接近东亚人。这说明(     
A.佛教已成为中华文化的符号B.佛教内涵渐趋本土化的趋势
C.中国传统美学影响佛教发展D.佛雕提高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2024-03-26更新 | 37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不同时代的文学主流形式和内容节选。由此判断我国文学发展的趋势为(     
文学形式内容节选
汉赋群窈窕之华丽,嗟内顾之所观。
唐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宋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元曲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小说我见了女子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A.表现出地域化特点B.形式多样相互影响
C.越来越走向平民化D.内容丰富贴近时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西汉之前的史学家对少数民族的记载多是零星片段,没有专门的民族史记载。司马迁搜集整理作《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大宛列传》六篇民族史传,之后的历代史学家皆承袭其法。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史学研究不断深入B.民族交融逐步增强
C.强化中央集权需要D.大一统思想的影响
2023-12-09更新 | 27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抽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司马迁著《史记》,撰《项羽本纪》《陈涉世家》,而东汉班固所著《汉书》则将二人编人列传,并直呼其名为《陈胜项籍传》;《史记》未给汉惠帝立纪,而是附在《吕后本纪》中,《汉书》则以帝王为中心, 一帝一纪。这些变化最主要反映了(     
A.文化专制达到顶峰B.儒学正统观念的强化
C.著史规范逐渐形成D.外戚影响力渐趋衰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算经之首”。其中第一章《方田章》主要是解决土地的丈量与赋税计算问题,但却出现大量“非方形田”的计算。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社会政治经济变化影响数学发展B.汉代教育重视科技人才培养
C.土地是政府赋税征收的重要依据D.中国古代数学重视农业发展
2023-11-17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一部医书,总结了中国古代医疗经验,以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它把人的身体结构,看做自然界的一部分,把自然界与人的生理现象密切联系起来;主张要顺应阴阳、四时变化的规律,才可使苛疾不起,否则就会灾害生。它又认为人体的五脏也和五行一样,具有相互依存关系;某一器官害病,就必然会影响到其它器官,这部医书是(     
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伤寒杂病论》D.《千金方》
2023-10-0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司马迁的《史记》中载有《项羽本纪》,而到东汉编修的《汉书》中却将项羽写入列传;《史记》里有《吕太后本纪》,而东汉的《汉书》却将其改写为《高后本纪》,并增加《惠帝本纪》。这一变化反映出东汉时期(     
A.修史水平的提高B.正统观念的加强C.英雄情结的消散D.女性地位的降低
2023-11-2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含濮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战国时期,女娲传说和伏羲传说分别流行于我国的南北各地。然而西汉时期,他们或被演绎成为兄妹关系,或被演绎成夫妻关系,“伏羲鳞身,女娲蛇躯”成为常见于文人诗赋、砖石和绢画的基本题材。这一变化(       
A.说明儒家思想确立为主流思想B.是南北长途贸易发展的结果
C.与大一统局面的巩固密切相关D.反映汉代文化趋于政策宽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