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三国演义》中刘备“闻雷失箸”这一情节,由《资治通鉴》“失匕箸”与《三国志》“闻雷”合二为一。“刘玄德败走江陵”中很多文字、赤壁之战中孔明劝说孙权抗曹的部分文字均摘自《资治通鉴》。由此可见,《三国演义》(     
A.在传承中实现了创新B.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C.全书取材于历史文献D.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2023-08-3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选择题与新考法历史2024版-第四部分新考法专练1传统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汉宫殿遗址出土的瓦当,含有“长乐”(如图)二字的较为常见。由此可见,汉代瓦当书法反映了(     
   
A.始终稳固的政治统治秩序B.政府推行文字统一的情况
C.追求美好愿望的价值取向D.书法已成为一门独立艺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至清中叶,都采用《九章算术》作为教科书,祖冲之、贾宪、杨辉等数学大家都受到了《九章算术》的启迪,他们的著作大都是采取《九章算术》应用问题集的形式,展示各自的创造成果。这主要是因为《九章算术》(     
A.贯穿儒家主流学说B.承续前代数学家思想
C.成为数学经典著作D.具备重要性与实用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东汉时期,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舍证(症)从脉”和“舍脉从证(症)”的诊断方法,证实而脉虚时,应当舍证从脉而救里,证虚脉实时,则应舍脉而从证。这体现了张仲景(     
A.以脉象虚实为诊断依据B.推崇阴阳五行的哲学理念
C.注重汲取民间医学经验D.辩证地分析病情灵活施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司马迁称白圭为治生之祖,并将其“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欲长钱,取下谷(普通谷物,利润薄,需求量大)”之术比作“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据此可知,司马迁主张(     
A.盐铁官营B.经商讲究谋略C.农商并重D.建立商业秩序
2023-08-28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3 大汉帝国-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高频考点追踪分析与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汉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记述司马迁“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这表明《史记》的宗旨是(     
A.探索古今历史发展演变的规律B.总结“通史入门”的治史方法
C.恢复已经被人遗忘的远古历史D.仅仅展示秦代至西汉王朝历史
2023-07-29更新 | 306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3 大汉帝国-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高频考点追踪分析与预测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典”指以“六经”为代表的先秦典籍。《史记》太史公曰:“书缺有间矣。”唐司马贞解释说:“言古典残缺有年栽,故曰有间。”《后汉书》称孝明皇帝“垂情古典,游意经艺……正坐自讲,诸儒并听”。

有学者提出,对“中国古典”的学术研究可称为“中国古典学”,它至少涵盖三个层面。其一,商周文献、诸子之学、秦汉典籍,以《汉书·艺文志》中所列六类书目为代表。其二,与典籍相关的文字学,如陶玉石器上的刻划文字、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两汉今古文以及相关的音韵学、训诂学,以汉代的《尔雅》《释名》《说文解字》为代表。其三,以传世经典与文字资料为线索,充分利用考古资料,统合研究“中国古典”,如古代文明、思想文化、学术史研究等。

有西方学者认为,从西周到魏晋时期为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进入古典时代后,技术发展使得农业和整个文明的扩展速度与强度都大大超越过去。秦汉帝国确立了其后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要素。该文明要素的结构不仅包括庞大官僚体系和国内服务系统,还包括把这个广大的文明连接起来的道路和运河,支持着农业基础的灌溉网络,以及保护中国内地免于游牧民族袭扰的庞大的边墙。正如这些成就所表明的,中华文明是全部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文明之一。

       ——摘编自《百年考古推动中国古典学步入黄金时代》《全球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典学”的研究对象。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在“古典时代”的开创性贡献。
2023-07-10更新 | 2494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3年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8 . 青史

《史记》和《资治通鉴》所记载的历史有300余年的交汇点,其中对“三家分晋”的描述颇有不同。

材料一   《史记》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使命。“三家分晋”作为《史记·赵世家》中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主要从成功者赵国的角度进行讲述,但并未赋予其特殊的政治含义。《资治通鉴》则删减了赵家的史料,更多从失败者智伯的角度叙事,并把失败原因归于智伯对儒家标准的背离,即失德与“不仁”。

材料二   《资治通鉴》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开篇,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停笔。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遂定名为《资治通鉴》。以下为《资治通鉴》卷首篇节选。

(1)阅读读材料,指出《史记》和《资治通鉴》对“三家分晋”的叙事有何不同?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开篇?
2023-07-07更新 | 9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12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9 . 司马迁的《史记.孝景本纪)全文仅1600余字,为本纪中篇幅最短者,对汉景帝的功绩鲜有提及,全篇多是一-些关于天象异变、自然灾异的叙述。而班固的《汉书.景帝纪》记载的多是汉景帝的仁德之君形象以及这一时期的太平盛世景象。据此可知,文献史料具有(     
A.形象直观性B.阶级性C.主观倾向性D.批判性
10 . 【中国古代历史学】

材料一   司马迁之父司马谈在《命子迁》中曾语重心长地执迁手而泣曰:“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史记》撤除了春秋战国以来“百国春秋”的藩篱,打通了历史脉络,创建了纪传体的史学范式。

—摘编自徐杰舜《从<春秋><史记>:中华民族历史链的视野》

材料二   就“正史”而论,有八部出在唐代,如《晋书》、《梁书》、《陈书》,占二十四史的三分之一;若再加上五代及宋人编纂的《旧唐书》《旧五代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则唐宋时期所修正史占二十四史的一半。……隋唐至宋编纂了各种大型类书和地志,包括《北堂书钞》《元和郡县志》以及南宋郑樵的《通志》等,将诸多传世文献和史料分类编排,给创作诗文和应对科考带来便利……唐代创立了一套体制性规定,从起居注、时政记、日历,到实录、国史等不同阶段当代史料整理和史书的编撰,都有规范的程序。史馆出现后并不禁止私家修史,《通典》《史通》等史学巨著,也都是私人著作。经世致用的中国史学发展到唐宋时代,尤其强调“会通”。所谓“会通”,需要史学知识的积累,也需要从历史走向当代、走向未来的宏大视野。《资治通鉴》是唐宋史学经世致用的典范之作。

——摘编自张国刚《唐宋经世史学之新高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记》的写作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宋史学发展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