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太史公曰:“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皆兄弟也。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该材料反映出司马迁
A.撰写《史记》开创纪传体体裁B.认同尊王攘夷的思想
C.指出夏朝奠定中华民族之基础D.认可同源共祖的观念
2022-03-1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新实验班)历史试题
2 . 两汉时期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志向,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志,张骞“凿空”的勇气,班超“投笔从戎”“立功绝域”的追求,这反映了汉代
A.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B.以武力安天下的情怀
C.震铄古今的文人理想D.中外交流的世界视野
2022-03-06更新 | 541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东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我国古代历来重视历史的编撰和修订,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
A.《春秋》B.《汉书》C.《史记》D.《左传》
2022-02-2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九十五中学益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世纪80年代,在甘肃天水发现一张西汉初年的地图,这张残图长5.6厘米,宽2.6厘米。纸质软而薄、出土时呈淡黄色,后来逐渐变成了灰色。纸平整光洲,用黑色细线绘出山脉、河流、道路等图形。这张地图的发现说明
A.甘肃天水是丝绸之路的起点B.西汉时期我国已出现造纸术
C.蔡伦生活的年代史书记载有误D.西汉时期纸的使用较普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下图是陕西兴平茂陵一号随葬坑出土的一件文物——鎏金铜马,它是哪一时期中外交流的历史见证(  )
A.秦朝B.北魏C.汉朝D.唐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汉末已出现纸的雏形,用飘絮时积留在箔上的残丝制成,但价格仍贵,难以大量使用;东汉和帝时宦官蔡伦进一步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之类低成本原料造纸成功,纸的使用逐渐普及。据此可知当时(     
A.文化发展推动技术革新B.技术革新蕴含了经济原理
C.新的书写材料完全普及D.技术革新易造成环境污染
2022-02-16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枣庄三中、滕州一中、枣庄十六中等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司马迁的《史记》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下列记载不可能出现在《史记》中的是
A.禹建立夏朝B.秦始皇焚书坑儒C.蔡伦改进造纸术D.汉景帝削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东汉末年,瘟疫横行,年年战乱。这些状况直接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诗句,上述诗句
A.批判了士族当权的黑暗腐败B.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C.有利于巩固曹魏政权的统治D.奠定了田园派诗歌风格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史记》是司马迁代表作,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下列事件能在《史记》中查到的是
A.安史之乱B.光武中兴C.文景之治D.靖康之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