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南北朝时期魏、梁通好,双方早期使书的慰问语都是“想彼境内宁静,此率土安和”,后来双方都把表示对等并立的“彼”“此”去掉,改为“想境内清晏,今万国清和”。这一变化反映了(     
A.民族交融促进国家统一B.北魏南梁国力相当
C.南北双方关系日趋紧张D.南北文化认同趋近
2024-02-04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如表的变化反映了(     
潮汕地区汉代及两晋南北朝时期墓葬随葬品一览表
时期主要随葬品
汉代陶器(陶纺轮)、铜镜、小部分铁器、砺石(磨刀石)等器具
两晋南朝精美的瓷器:青瓷羊、兽足砚台、高足鸡首壶等
精美的金银器:银手镯、银发簪、黄金指环等
大量的铁器:铁剑、铁剪刀、铁刀等
A.潮汕地区的经济得到一定程度开发B.经济中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C.潮汕的手工业水平在全国首屈一指D.南北方民族交融逐步加强
3 . 下面是东汉末至十六国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民族交融逐步加深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③人口的变迁源于门阀士族的壮大④南方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05年,对出版界具有震撼力的出版物恐怕要首推《话说中国》了,同年5月,中央电视台对该丛书进行了特别报道和评论。该书的宗旨是将“历史还给人民”,从形式和内容上体现了历史与现代的对接,在策划模式上标志着我国出版业的一次划时代的变革。下图是该丛书的分卷目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分卷目录,对其进行阐释。(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11-11更新 | 152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二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历代帝王陵墓的保护是中国古代固有的文化传统。北魏孝文帝在恢复祭陵制度的同时,对汉、魏、晋诸陵的维护沿袭了魏明帝的做法,并以古代帝王祭祀的礼仪“太牢之礼”祭汉光武及明、章三帝陵。孝文帝这一做法旨在(       )
A.尊重历代的贤明君主B.传承和弘扬鲜卑族文化传统
C.彰显其人道主义情怀D.表明北魏入主中原的正统性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的活动和社会发展国然有其内在的社会规律,但外部的环境因素,尤其是气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充分考虑气候条件的作用,可以得到更接近历史真实的认识,做出更合乎历史规律的阐释。

——徐和阳《历史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的研究综述》​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围绕“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3-07-10更新 | 264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2(全国卷新教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2023-06-21更新 | 6326次组卷 | 46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为魏晋时期的画像砖,画像砖上的人物用一个叉状的工具穿肉并进行炙烤。据记载,“炙”本是游牧民族烹饪肉类的方法,魏晋时期,“中国尚之,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宾,皆以为先”。这说明当时(     

   

A.华夏认同观念加强B.游牧民族借鉴中原习俗
C.民族交融不断发展D.民众饮食结构发生改变
9 . 嘉峪关魏晋墓中有大量反映农耕业和畜牧业题材的壁画。如图是6号墓《犁地》壁画,一人一牛一犁,画面中农夫一手攥着缰绳紧握犁把,一手举鞭,耕牛前曲后躬,力度感强烈,生活气息浓厚。对此现象解读准确的是(     
A.得益于南北民族交融的推动B.再现了西域民众生活安定的时代风貌
C.反映了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D.见证了精耕细作下自耕农经济的盛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