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东晋南朝时期,如果让南方的士人与当地庶民易服交谈,听几句就能从语音上分辨他们的身份;北魏统一北方几十年后,如果隔墙听士大夫与北方的平民交谈,很难断定谈话者的身份。这反映了(     
A.文化习俗融合的差异B.上层统治方针的趋同
C.地域特点影响的强弱D.实现国家统一的必然
2023-04-07更新 | 907次组卷 | 9卷引用:云南省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A.抵制土地兼并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D.稳定个体小农
2019-01-30更新 | 5191次组卷 | 72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古城中学2018届高三四月份考试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南史》记载,南朝女棋手娄逞“变服诈为丈夫,粗知围棋,解文义,徧游公卿,仕至扬州议曹从事。”唐朝后宫设有寓教棋博士传授棋艺,史书上有安南国向皇后进贡“木钝象骨棋盘一面,象牙棋子一具”的记载。据此可知,当时
A.女性参与围棋活动得到社会认可B.围棋传播经历自下而上的过程
C.政府支持推动女子围棋运动发展D.围棋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2022-05-27更新 | 702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魏晋以来,农民耕种地主和官府的土地,完全交纳实物地租。官吏俸禄由汉代的一半给货币,基本上改为全部给谷帛等实物,只有北齐官棒有三分之一是以钱支付的。据此可知,当时
A.社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B.小农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C.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D.农民和手工业者负担加重
2022-03-31更新 | 609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第八次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居丧是死者亲属等相关人员在服丧过程中的哀悼表现,儒家制度经典根据血缘远近规定了相应的居丧等级标准。东汉时严格遵守居丧制度,魏晋时居丧违礼现象却时有出现。该变化反映出
A.人民大众喜好决定世风转移B.时代变迁制约价值观念选择
C.正统思想随王朝兴替而变化D.佛道思想强烈冲击儒学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前秦宰相王猛曾对苻坚留有遗言:“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王猛去世后,苻坚对群臣说:“今奉命于天,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芟夷逋秽,四方略定,为(唯)东南一隅未宾王化。”据此可知,该时期(     
A.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B.民族交融促成华夏认同
C.正统观念影响政治走向D.南北民族矛盾逐步缓和
7 . 南朝宋建立后,皇子宗王纷纷出镇荆、扬、徐、江、雍州等要藩;齐高帝甫一即位,便让皇子萧嶷都督荆州、萧子良都督会稽。这些做法旨在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江南地区的开发
C.复兴周代宗法分封制度D.维护士族的经济地位
8 . 大体自永嘉元年开始,北方士族为躲避战乱,纷纷渡江南下。东晋南朝各代政权都曾在其管辖区内设置侨州、郡、县,安置、优抚北方南迁流民。北方流民即侨人保持原来的籍贯,另立户籍,给予优待特权。这一措施的实施有利于
A.促进全国经济格局变化B.彻底解决藩镇割据问题
C.进一步巩固大一统格局D.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汉化
2022-01-20更新 | 369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一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2019-01-30更新 | 2220次组卷 | 32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古城中学2018届高三四月份考试历史
10 . 南北朝时所撰《宋书》《南齐书》涉及北朝史事称“魏虏”,《魏书》涉及南朝史事则称“岛夷”。唐初,朝廷修撰的“五代史”中,不论是北朝史事,还是南朝史事,多写为国号加“帝”或国号加官称与人名。据此可知(       
A.政治局势影响修史格局B.“五代史”存在不实记录
C.历史解释难以形成共识D.史书修撰促进民族交融
2024-03-30更新 | 247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