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请你根据下面示意图判断这段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政权的分立与民族交融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特征D.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传统的长衣和袍服已不大适应社会需要,而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挎褶渐成主流。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央集权的强化B.经济重心南移
C.民族交融的加强D.对外贸易发达
2023-02-20更新 | 454次组卷 | 4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书籍需要关注目录,从而把握内容主旨。如图目录展现的内容主旨是(     
诸葛亮治理蜀国
孙吴越人出山定居
西晋末年五族内迁
孝文帝汉化政策

A.争霸争鸣的春秋战国B.民族交融的魏晋南北朝
C.繁荣开放的大唐盛世D.盛世余晖的明清王朝
2023-02-1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东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面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国家统一B.政权更迭C.民族交融D.北人南迁
2023-01-30更新 | 210次组卷 | 15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地图包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必备工具。如图反映的社会状况出现于(     
A.西汉B.西晋C.唐朝D.北宋
2022-11-14更新 | 139次组卷 | 35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分裂割据时期,多民族国家攻权并立,更替频繁。以下对如图朝代填写正确的是(     
A.①东晋②前秦③梁④北周B.①西晋②前秦③吴④北周
C.①东晋②北魏③吴④北汉D.①西晋②北魏③梁④北周
2022-10-14更新 | 660次组卷 | 46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北方民族内迁与中原汉族南迁”示意图。下列各项中,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①内迁民族卷入对中央权力的争夺中
②南迁人民推动了对江南地区的开发
③自此中国进入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
④南方的经济实力已渐渐超过了北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曹魏时期,购买物品、计算物价均普遍使用布帛或谷物。此后三百余年,钱币在北方偶尔使用,但流通为时较短。北魏孝文帝时,很多地方“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这表明当时
A.农业生产发展迅速B.商品经济发展不足
C.政府推行重农抑商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西晋时,在全国设21个州,有20个州遍布着流动人口的足迹。见于记载的两晋流动人口约150万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占人口输出区总数的1/2左右。其中,由秦、雍地区流出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1/3;从并州迁到冀、豫等州的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2/3。……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材料二:“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三:“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成稳,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中描述的汉朝时的江南与材料三中描述的南朝时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022-03-08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九十五中学益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一同学绘制了中国某一时期的朝代结构图,请判断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
A.社会大变革与民族认同的形成B.文化多元与民族交融
C.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专制强化与社会停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