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魏晋时期的知识分子不仅思想活跃,行为也展现出一种自信、风流潇洒、不滞于物、不拘礼节、 特立独行、清静无为的特点。他们还颇喜雅集,谈论自然之美和一些玄之又玄的话题,对当时 政权分立、民族纷争的现实似乎毫不关心。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道家思想得到复兴B.士族政治僵化腐朽
C.佛教实现了中国化D.儒学丧失主流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此时处于
A.公元2世纪早期B.公元2世纪晚期
C.公元3世纪早期D.公元3世纪晚期
3 . 以下示意图反映出(     
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魏晋时期政权并立D.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加有大功于天下,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之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作者认为魏武“不敢废汉”的因素是(  )
A.儒家正统观念约束B.汉末皇权强化的威慑
C.曹操缺乏篡位野心D.汉代官僚政治的制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为《魏晋汉人胡食》(画像砖),据图画内容可以推知
A.政府改革加速少数民族汉化B.社会动荡导致民众生活困苦
C.民族交融促进生活方式变迁D.经济发展推动饮食结构改变
6 .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下列选项中与《三字经》中的这段话所概括的历史相符的是(     
A.出现百家争鸣局面B.时代特征是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C.出现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局面D.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创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古代武士一般是指恪守“士”的道德规范,行为勇武的男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正史中,出现了许多为孝义而杀仇敌,为保卫家园而守城作战、为忠君而驰骋疆场的勇武女性形象。社会上“武士化”女性的增多说明当时
A.民族交融助推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传播B.人口减少导致女性政治地位提高
C.少数民族勇武之风得到社会普遍推崇D.社会动荡加剧传统武士精神衰落
2020-11-21更新 | 872次组卷 | 40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AB卷-中外历史纲要上-阶段检测卷(四)期末测试卷(B卷提升篇)
9 . 从东汉恒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灾害频发死伤严重D.农业落后饿殍遍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家天下”时代,常以君主姓氏来称呼朝代,如李唐、朱明,还有
A.曹魏B.蜀汉C.北魏D.后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