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公元311年,当北方一个民族大军南下第三次围攻洛阳的时候,南方诸州的牧丞都采取观望的态度,最终洛阳失守,晋怀帝被俘。公元316年,长安也被这支大军攻破,西晋最终灭亡。这个南下的“民族”是(     
A.女真B.突厥C.契丹D.匈奴
2 . 三国时期,金银多被用来铸造成器物、装饰物,或涂抹于佛像上。南北朝时期,谷帛代替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以致在社会上出现“废弃货币”“忘记货币”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滥发纸币通货膨胀B.奢靡腐化之风盛行
C.社会动荡国家分裂D.货币铸造技术落后
2022-09-08更新 | 1295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表为东汉至三国时期国家控制的户口数变化表,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户数口数
东汉157年1067796056486865
263年663423146642344328827672881
263年280000940000
280年5230002300000
A.自然灾害多发B.佛教在中国盛行C.专制皇权衰落D.豪强士族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北方民族内迁与中原汉族南迁”示意图。下列各项中,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①内迁民族卷入对中央权力的争夺中
②南迁人民推动了对江南地区的开发
③自此中国进入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
④南方的经济实力已渐渐超过了北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前赵政权,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夏政权,“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鲜卑人拓跋什翼健建立代国,自认为是神农氏的后裔。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说明
A.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B.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认同
C.战乱频繁导致国家分裂D.黄帝是各民族共同祖先
2022-05-31更新 | 1017次组卷 | 58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三国志》记载,孙权封儿子孙奋为齐王,居武昌;孙休为琅琊王,居虎林(今安徽省),而齐与琅琊均位于曹魏政权境内。孙权该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瓦解分化曹魏政权B.阐明政权的合法性
C.表明统一南北的意志D.制造统一全国的舆论
2022-05-25更新 | 278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回民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三国时期,东吴在与魏、蜀军事对抗的长江沿线实行屯田制,各级将领在其防区内组织军士及家属经营屯田,兴办水利工程,使之立足于江东70余年,“地方几万里,带甲将百万”。东吴屯田客观上(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推动江南地区的开发
C.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D.缓和了社会主要矛盾
9 . 一同学绘制了中国某一时期的朝代结构图,请判断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
A.社会大变革与民族认同的形成B.文化多元与民族交融
C.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专制强化与社会停滞
10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如图中的“?”应分别填上
A.西汉、蜀、北魏、陈B.东汉、蜀、北魏、陈
C.东汉、陈、北魏、蜀D.西汉、陈、北魏、蜀
2022-01-21更新 | 248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