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两幅地图的历史信息,说明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幅地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影响。
2023-12-0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对图中所处历史时期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十六国地理分布均属于北方地区B.十六国全部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
C.确立图中对峙格局的是淝水之战D.南北地区仍旧保持原有民族布局
2023-12-0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如图所示为北魏货币,有人说它是民族交融的典型体现。下列对北魏货币历史信息推测合理的是(     
A.从材质特点看北魏有丰富矿产资源B.该货币能见证北魏的对外贸易
C.从形制特点看北魏货币取法于中原D.该货币是南方经济发展的产物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二   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1)根据材料一、概述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2)阅读材料二、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的办法”。列举唐朝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至少两例)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5 . 北魏孝文帝迁都中原后,亲自祭祀孔庙;依汉律制定礼乐刑罚;令文武百官说汉语、穿汉服;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氏。这一系列措施(     
A.增强了鲜卑族的凝聚力B.结束了南北分裂割据局面
C.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23-11-2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古代中国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时代特征,请你选择合适的选项对“魏晋南北朝”进行描述(     
A.开放与繁荣的盛世B.争霸与变革的激荡时期
C.分裂动荡与民族交融的时期D.以礼制为命脉的王朝
7 .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所示四个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④②③B.④①②③C.①④③②D.④①③②
2023-11-2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494年,北魏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其根本目的是(     
A.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B.促进华夏文明发展
C.打击鲜卑族保守势力D.缓和阶级矛盾
2023-11-2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荣安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汉末,胡服裤褶传入中原地区,并成为汉族的军旅之服:魏晋南北朝时期,裤褶广泛地流行于民间。北方少数民族穿起了汉族服装,孝文帝甚至率“群臣皆服汉衣冠”。这反映当时(       
A.民族间的经济差距缩小B.民族间隔阂消失
C.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快D.民族交融的发展
2023-11-2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东汉灭亡。东汉灭亡后出现了(       
A.前秦统一的局面B.三国鼎立的局面
C.司马睿重建晋朝D.南北朝对峙局面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