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如表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措施,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鲜卑姓拓跋拔拔丘穆陵
汉姓长孙
A.消灭了鲜卑族的陋习B.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
C.改鲜卑人为汉人D.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2023-10-11更新 | 70次组卷 | 33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川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某同学设计了下列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段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散乱频繁B.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2023-04-13更新 | 313次组卷 | 63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界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C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材料二 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贞观之治”

唐玄宗“开元盛世”

政治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注重文教,编修经典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上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南北朝时期胡人的饮食习惯影响汉人,《齐民要术》提到的“胡物”有:胡饼、胡椒酒(筚拨酒)、胡饭、胡羹、羌煮等。中原地区的人们在生活中出现了烧烤兽肉、以奶酪为饮料的饮食习俗。由此可见
A.中原农业生产遭到破坏B.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
C.民族交融影响生活习俗D.中原饮食习惯完全异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烤肉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但在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室壁画中却出现了“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类壁画在今山东、江苏北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有出土。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A.畜牧业逐渐向南方扩展B.佛教向大众生活的渗透
C.人民生活普遍富足D.各民族经济文化进一步交融
2020-01-25更新 | 547次组卷 | 32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国史十六讲》评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之一在于“原先胡人与汉人的差别,逐渐转化为士人与庶人(庶人:无官爵的平民)的差别”。以下直接推动此现象出现的措施是
A.规定鲜卑贵族死后不得归葬平城
B.学说汉话,穿汉服,移风易俗
C.鼓励鲜卑族贵族和汉族士族通婚
D.改汉姓,确定鲜卑贵族门第高下
9 .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
A.废分封行县制B.实行盐铁专营
C.废旧俗兴汉化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19-12-09更新 | 823次组卷 | 54卷引用:天津市津南区小站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史臣曰:“有魏始基代、朔,廓平南夏,辟壤经世,咸以威武为业,文教之事,所未遑也。高祖……钦明稽古,协御天人,帝王制作,朝野轨度,斟酌用舍,焕乎其有文章,海内生民咸受耳目之赐。

——《魏书·高祖记》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
(2)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