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如表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措施,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鲜卑姓拓跋拔拔丘穆陵
汉姓长孙
A.消灭了鲜卑族的陋习B.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
C.改鲜卑人为汉人D.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2023-10-11更新 | 70次组卷 | 33卷引用:天津市蓟州区擂鼓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魏建国伊始,统治者对其他各族人民实行了残酷的高压政策。作为汉族人的冯太后,孝文帝在她的教育下也深受汉文化的熏陶。《魏书·咸阳王禧传》曾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孝文帝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开创了民族交融的历史新高潮。

——摘编自左颖《北魏孝文帝民族政策研究》

材料二   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基本态度是“降则抚之,叛则讨之”,也就是各少数民族只要不公开与唐对抗,就对其实行羁縻政策。反之,侵扰内地或对唐有严重威胁者,就用武力解决。唐太宗还举汉武帝的例子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敞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尽管这是唐太宗的自我欣赏,但它所反映的事实大体不错。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民族政策的目的以及为此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具体史实说明唐太宗民族政策中“抚之”“讨之”的表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图片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下面两幅图共同反映的南北朝的时代特征是

A.国家统一B.政权并立C.民族交融D.江南开发
2020-08-18更新 | 284次组卷 | 20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战国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有
①都遇到旧贵族势力的阻挠   ③都是为了促进民族交融   
②都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④都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烤肉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但在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室壁画中却出现了“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类壁画在今山东、江苏北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有出土。这反映出魏晋时期

A.畜牧业逐渐向南方扩展B.佛教向大众生活的渗透
C.人民生活普遍富足D.各民族经济文化进一步交融
2020-01-25更新 | 547次组卷 | 3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魏书》载:“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材料说明孝文帝
A.认同汉族文化B.注重学以致用
C.锐意改革旧俗D.潜心文学创作
2020-01-21更新 | 578次组卷 | 2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历史试题
9 . 观察如图,判断最终结束这一长达数百年分裂局面的是

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图(572年)
A.隋朝B.唐朝C.北宋D.元朝
2020-01-18更新 | 166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国史十六讲》评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之一在于“原先胡人与汉人的差别,逐渐转化为士人与庶人(庶人:无官爵的平民)的差别”。以下直接推动此现象出现的措施是
A.规定鲜卑贵族死后不得归葬平城
B.学说汉话,穿汉服,移风易俗
C.鼓励鲜卑族贵族和汉族士族通婚
D.改汉姓,确定鲜卑贵族门第高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