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把鲜卑穆、楼、于等八姓与汉族崔、李、王等著姓划为同等,并将士族划定为膏粱、华腴、甲姓、乙姓、丙姓、丁姓诸等级,规定士族不得担任低级官职。这些举措意在(     
A.缓和士族与庶族之间矛盾B.推动各民族的交融
C.促进鲜卑贵族内部的团结D.巩固王朝政治统治
7日内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如图为北魏前期、后期中枢机构长官籍贯数量分布情况柱状图。图示中官员籍贯数量的变化推动了(     

A.政权政治中心的转移B.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C.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D.南北经济格局的变化
7日内更新 | 18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娄底市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北魏中后期的《元弼墓志》《元淑墓志》《李氏墓志》等墓志文,不仅喜欢歌颂墓主及其祖先的德行、功业与文学,而且还讲究藻饰,普遍具有对偶工整、韵律谐美等特征。这体现出北魏士人(       
A.重塑传统儒学正统地位B.极力推行民族交融政策
C.追求文雅化的审美趣味D.借鉴汉族政权统治经验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建立后赵的羯族人石勒,文化程度较低,在军中专设“君子营”以处士大夫,即位后沿用九品中正制选宫,并明令不得侮辱“衣冠华族”。建立前秦的氏族人符坚在位时,恢复“魏晋士籍”,承认士族的免役特权。这些措施(     
A.加速了羯族氐族的封建化B.奠定了国家统一的政治基础
C.促进了北方正常秩序恢复D.有利于缓和与汉族间的矛盾
2024-04-2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晋后,洛阳的正音“南染吴越,北杂夷虏”,扬州则“侨吴混合之语音最盛行”,而且“此种相互通化作用范围甚广”。此外,南北朝间国书往来,本来的套话是“想彼境内宁静,此率土安和”,后来为“欲示无外之意”而不分彼此,改成“想境内清晏,今万国安和”。这些可用于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分裂中蕴含着大一统趋势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C.南北地区文化已实现统一D.少数民族封建化成效显著
2024-04-1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正统观·家国认同

材料一   “夷狄不可为帝王”是自先秦至魏晋华夏社会根深蒂固的观念。十六国时期众多少数民族统治者争正朔、明法统,开少数民族统治者论证自身正统性的历史先河。匈奴人刘渊,以“晋为无道,奴隶御我”为理由反晋,并宣称“夫帝王岂有常哉,大禹出于西戎,文王生于东夷,顾惟德所授耳”,不久称帝。羯族人石勒建立后赵政权后,担心因东晋政权的存在而“书轨不一”,自己的正统地位得不到天下人的承认。对此,徐光劝慰说:“陛下既苞(包)括二都(即占据长安和洛阳),为(就是)中国帝王。”淝水战前苻坚在阐述攻打东晋的理由时说“帝王历数岂有常哉,顾惟德所授耳”;“非为地不广、人不足也,但思混一六合,以济苍生”。少数民族政权排定自己的五行历运,后赵承晋,为水德,前秦与前燕承赵,为木德,后秦承前秦,为火德,北魏建国时承秦,为土德。

——摘编自邓通《十六国胡族政权的正统意识与正统之争》等

材料二   按照中国史学的传统观念,某个王朝纂修前朝历史,就是对前朝具有正统性以及本朝是前朝法统继承者的承认。元朝自从议修辽、宋、金三史之始,围绕着纂修义例,即辽、宋、金三朝“正统性”的问题,展开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争论。一派主张,以辽、金为《北史》,宋太祖至靖康为《宋史》,建炎以后为《南宋史》。另一派则主张独尊宋为正统。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下《修三史诏》,指出辽、宋、金三朝“为圣朝所取制度、典章、治乱、兴亡之由,恐因岁久散失。合遴选文臣、分史置局,纂修成书……垂鉴后世,做一代盛典”。两年后,修史工作大功告成,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辽史》《宋史》《金史》。这一撰史原则无疑更加符合五代辽宋金元时期多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的客观历史。

——摘编自江湄《元代“正统”之辨与史学思潮》

(1)阅读材料一、概括少数民族统治者家国认同的观念,并分析其影响。
(2)阅读材料二、评述元朝关于辽宋金三史的“纂修义例”问题的争议与解决。
2024-04-1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历史试题
7 . 史载,在孝文帝改革之前,北魏先祖拓跋力微、沙漠汗等已经与中原王朝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北魏建立者拓跋珪初定中原,即“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天兴二年春,增国子太学生员至三千”,后来继位的统治者也采取了类似的举措。这些记载表明(     
A.北魏政权全面学习汉文化B.鲜卑族率先完成封建化转型
C.中原文化加快了北魏发展D.孝文帝改革具有历史传承性
2024-04-09更新 | 22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华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   北魏拓跋珪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

至孝文帝,又下诏:“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面对关于迁都的质疑,他说:“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孝文帝主持定姓族时,汉臣薛宗起建议不应以祖先曾经的居住地为确定门第等级的主要标准,他说:“陛下黄帝之胤,受封北土,岂可亦谓之胡邪!”

——摘编自《魏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在民族关系理念上的发展,并阐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
2024-04-0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检测文综试卷-高中历史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过多次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及中原地区的汉族向四方扩散,才逐步汇合了长城内外的农牧两大统一体。又经过各民族流动、混杂……形成了中华民族自在的民族实体,并取得大一统的格局。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1988年)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个或整体)。(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4-0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3月)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洛阳)“自延骷(里)以西……望宗所居也。民间号为王子坊。”……伊洛之间,夹御道,东有四夷馆……道西有四夷里;一曰归正,二曰归德,三曰慕化,四日慕义。……市东有適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万……市南有调音、乐律二里。里内之人,丝竹退歌,天下妙伎出焉……市西有延酤、治觞二里。里内之人,多酒为业……市北有慈孝、奉终二里。星内之人,以卖棺椁为业,赁车为事……。”

——(北魏)杨衙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二   里坊,或称里、坊,是我国古代城市的基层居住单位。……(唐初长安城)“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昏而闭,五更而启”。……“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中使郭里曼酒醉犯夜,杖杀之。”

——李合群《论中国古代里坊制的崩溃》

材料三   (北宋东京)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余皆羹店、分茶、酒店、香药铺、居民。……南通一巷……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街南桑家瓦子……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可容数千人。……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乃马行街也,人烟浩闹。……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我国唐中期以前里、坊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与唐代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市有哪些新发展?
(3)根据材料一、指出北魏洛阳城市里、坊命名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2024-04-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