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史臣曰:有魏始基代、朔,廓平南夏,辟壤经世,咸以威武为业,文教之事,所未遑也。高祖……钦明稽古,协御天人,帝王制作,朝野轨度,斟酌用舍,焕乎其有文章,海内生民咸受耳目之赐。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自孝文定鼎伊洛,务欲以夏变夷,遂至矫枉过正,宗文鄙武,六镇兵率多摈弃之,有同奴隶。边任浸轻,裔夷内侮。魏之衰弱,实肇于此。

——元朝马端临《文献通考》兵考三《兵制》

材料三   其私后魏之论者曰:魏之兴也,其来甚远。自昭成建国改元,承天下衰弊,得奋其力,并争乎中国。七世至于孝文,而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考其渐积之基,其道德虽不及于三代,而其为功,何异王者之兴!

——北宋欧阳修《居士集·卷十六》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北魏孝文帝及其改革的评价。
(2)研究北魏孝文帝及其改革时,你如何看待《魏书·高祖纪》《文献通考》《居士集·卷十六》的史料价值。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人物和事件评价的因素。
2 . 下表内容源自出士的北魏墓志,对下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北魏墓志出现攀附华夏祖先现象B.北魏宗室家族皆兴起于河南洛阳
C.北魏丧葬制度保持少数民族特色D.墓志铭的内容空虚毫无史料价值
3 . 如表内容源自出土的北魏墓志,对下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北魏轻车将军元宁墓志君讳宁,字阿安,河南洛阳人也。其先唐尧之苗裔,汉高之胤胄(后裔),孝章帝之后。
北魏贞景王元谧墓志君讳谧,字道安,河南洛阳人也。显祖献文皇帝之孙……周公之胤……
北魏北海王元颢墓志公讳颢,字子明,河南洛阳人也。昔高辛之胄,言才有八;姬昌之胤,称贤者五……

A.北魏墓志出现攀附华夏祖先现象B.北魏宗室家族皆兴起于河南洛阳
C.北魏丧葬制度保持少数民族特色D.墓志铭的内容空虚毫无史料价值
2021-12-05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完成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推动了民族融合;有人则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是迂腐的儒化和消极的汉化,最终导致国家的衰亡;也有人在肯定他汉化改革的同时,又对其不加区别的吸收汉文化表示批评。这些认识说明(     )
A.参考多个观点就能发现真相B.历史事实随史料变化而变化
C.历史评价必须具有多元性D.历史评价往往具有主观性
2023-12-2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魏时期,仅471年到481年的十年间,就爆发了十八次人民的反抗斗争。下表的史料从一个角度反映出人民起义繁多的原因在于
A.民族矛盾激化B.土地兼并严重
C.统治阶级内部勾心斗角D.官僚集团横征暴敛
2021-10-0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格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城市的故事

古今城市都是文明汇聚之地,人类社会的重大变迁也往往以城市为舞台,演出一幕幕精彩的历史故事。


(1)请将下列城市与表格中的数字符号一对应。(填写字母)
A.香港B.纽约C.洛阳D.澳门E.法兰克福
序号名称城市说明
(一)咸阳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的都城
北魏时期,孝文帝由平城迁都至此
广州由唐至清,长期存续的外贸口岸
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控扼欧亚商路的枢纽
(二)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在中国占领的据点
曼彻斯特18世纪晚期,现代工厂的诞生地
鸦片战争后,英国割占建立的殖民城市
华盛顿美国建国后,新建的联邦首都
(三)斯大林格勒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性战役的战场
上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
欧洲中央银行所在地
深圳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2)若研究序号(三)中的城市,可选择下列哪三则作原始史料?(填写字母)。
2021-05-05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为1981年宁夏固原北魏墓出土的木棺上的漆画(局部)。经考证,漆画绘制于太和(477-499,孝文帝年号)年间,中心内容是中原地区的历史故事。画中人物的服饰除汉服外,大多穿着典型的鲜卑服;下方装饰连珠纹的团花图案,显示出波斯文化的重要特征。作为实物史料,该画可以证明当时
A.中原文化占据了统治地位B.鲜卑贵族阻挠孝文帝改革
C.与西亚建立了直接的联系D.不同民族间存在文化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史料解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该史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
A.迁都洛阳B.改用汉姓C.改穿汉服D.学说汉语
10 .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元史·地理志》

材料三“我奴儿哈赤收管我建州国之人,看守朝廷九百五十余里边疆。”

——黄彰建《努尔哈赤所建国号考》

“南朝又说我何敢举兵抗拒,中国发兵四十万,四路齐进,意欲剪灭除根。”

——潘喆《清入关前史料选辑》

“朕抚定中原,视天下为一家,念尔琉球自古以来世世臣事中国,遣使朝贡,业有往例。”


(1)指出材料一图中A、B所示地区的政权名称及创建者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这两个政权为民族交融所做的贡献。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分别概述唐(前期)、元两代边疆政策的措施和特点。
(3)材料三中两处“中国”分别指哪一政权?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简述满洲统治者政权观的发展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