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学者杨向奎指出∶"魏晋以后,政权分崩,实不一统,但任何一族之当道者,都以一统为己任而以炎黄之后自负。"该学者意在说明(     
A.大一统观念影响深远B.民族隔阂逐渐消失
C.封建化进程遭遇挫折D.政权更迭渐趋频繁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魏建国伊始,统治者对其他各族人民实行了残酷的高压政策。作为汉族人的冯太后,孝文帝在她的教育下也深受汉文化的熏陶。《魏书·咸阳王禧传》曾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孝文帝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开创了民族交融的历史新高潮。

——摘编自左颖《北魏孝文帝民族政策研究》

材料二   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基本态度是“降则抚之,叛则讨之”,也就是各少数民族只要不公开与唐对抗,就对其实行羁縻政策。反之,侵扰内地或对唐有严重威胁者,就用武力解决。唐太宗还举汉武帝的例子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敞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尽管这是唐太宗的自我欣赏,但它所反映的事实大体不错。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民族政策的目的以及为此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具体史实说明唐太宗民族政策中“抚之”“讨之”的表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大同云岗石窟中北魏早期的飞天舞姿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审美特色

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中,飞天的服饰、舞具都有中原汉风
A.书法艺术成熟B.北方民族交融C.江南经济开发D.南北政权对峙
2022-07-06更新 | 259次组卷 | 4卷引用: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轻松练)-【轻松学历史】2022-2023学年高一纲要上同步课件与课时训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魏晋南北朝时期,本是胡人喜食的乳酪,成为北方汉人广泛流行的副食,原是羌人的羌煮,也有不少人喜欢。这反映出当时(     
A.丝绸之路始通B.北方经济发达C.民族交融加强D.南北政权分立
5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躲避战祸或为防御少数民族贵族的侵扰,中原地区世家豪强常召集其宗族乡党,择一便于守御之地,屯聚为坞堡。有些坞主控制着大量土地,聚集了数百、数千家人户坞民为其劳作。下列关于坞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坞堡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B.坞堡为国家提供了大量赋税和徭役
C.坞主成为国家统一的关键D.坞堡内农民可以利用水排灌溉农田
2022-07-04更新 | 269次组卷 | 3卷引用: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时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课时及单元测
6 . 在早期鲜卑部落社会中,存在“母强子立”的权力传承模式,北魏建立后,道武帝拓跋珪制定了"子贵母死”制度。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深受汉文化的影响B.为了防止外戚干政
C.父权制社会的发展D.女性社会地位下降
7 . 北魏大臣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日:“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有益于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问题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C.防止少数民族柔然骚扰D.肃清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2022-06-14更新 | 610次组卷 | 95卷引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名题荟萃)-2023统编版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8 .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宋魏以降,南北分治,各有国史,互相排黜,南谓北为索虏(北人编发为辫,状似绳索),北谓南为岛夷(海滨南蛮土著)。”这反映了
A.南宋和金的政权对峙B.南北方政权更迭频繁
C.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D.社会经济的严重倒退
2022-06-03更新 | 665次组卷 | 8卷引用: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中外历史纲要上)
9 .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均将实现统一大业作为立国目标。南北朝时期,北朝认为它就是中国,南朝是从自己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南朝也认为自己是中国,北朝应属它所有。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B.儒佛道之间交汇融通
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地区D.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
2022-05-30更新 | 2500次组卷 | 27卷引用: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根据《魏书李宝附承子韶传》记载:“高祖将创迁都之计,诏引侍臣访以古事。韶对:‘洛阳九鼎旧所,七百攸基,地则士中,实均朝贡,惟王建国,莫尚于此。’高祖称善。”据此可知北魏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A.削弱鲜卑贵族势力B.顺应洛阳士族要求
C.洛阳地区经济发达D.追求政权的正统性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