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北魏太和年间,孝文帝飨宴群臣,席间与群臣咏歌道:“白日光天兮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群臣则回应道:“愿从圣明兮登衡会,万国驰诚混内外”“皇风一鼓兮九地匝,戴日依天清六合。”这反映出当时(       
A.分裂中孕育着统一思想B.统治者注重构建政权的合法性
C.各民族相互交融的深化D.北魏社会开放包容的时代风貌
2024-01-02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模拟试卷04
2 . 十六国时期,羯人石勒建立后赵,他重用“博涉经史”的汉人张宾为谋主,言听计从,他下令胡人不准欺凌衣冠华族(汉人),派人到各地劝课农桑;他设立太学和郡国学,培养包括胡羯将领子弟在内的人才,还立了秀才、孝廉试经之制,提倡儒学。这些措施(     
A.促使儒学取得正统地位B.推动了民族交融的进程
C.消除了民族之间的差异D.推动了察举制走向完善
2023-11-28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模拟考试(五)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初风俗至陋。 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述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材料体现了改革中的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片所反映的民族政策及其产生的意义。
2023-11-09更新 | 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模拟试卷04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止鲜卑语,统一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通婚。”这反映了(     )
A.秦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
C.司马氏代魏D.王安石变法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下列措施反映了(     

A.商鞅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C.唐玄宗改革D.王安石变法
2023-09-15更新 | 566次组卷 | 5卷引用:【学考复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综合训练卷03
8 . 如图为我国某一历史阶段的朝代更迭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朝代是(     

A.北魏、西晋、北周B.西晋、前秦、后周
C.西晋、北魏、北周D.北魏、前秦、西晋
2023-04-16更新 | 253次组卷 | 22卷引用:【学考复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综合训练卷0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东晋十六国时期,南方皇权旁落,与门阀“共天下”北方皇权却得到强化,如后赵皇帝石虎禁止私议朝政。鼓励下属检举长官,弄得公卿等以下相顾以目、不敢交谈,这一差异
A.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B.造成了南方门阀制度的衰微
C.缩小了南北方制度差距D.为北方完成统一准备了条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