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埃及文明反映了埃及人及其自然环境所独有的特点,因而有它自己的特色。尼罗河就象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它促进了整个流域地区在约公元前3100年时的统一。尼罗河每年的泛滥可以预知趋势平缓,从而助长了埃及人的自信和乐观,埃及人把他们的洪水之神看作“它的到来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神。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隋朝运河线路图

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述尼罗河对埃及文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与隋朝相比元代航运线路的变化,并简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唐初,“强大的贵族集团中的既得利益者仍然几乎提供政府中的全部高级官员,所以皇帝要受到牵制,就像地方官员也被他施政的环境牵制那样”。这一现象(     
A.说明中央集权有下降趋势B.体现了君主专制逐渐被削弱
C.反映了贵族政治受到冲击D.助推统治者做出应时的调整
2024-02-25更新 | 1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古代封建王朝都城变迁

关于都城位置

关于定都北京

伏惟北京,圣上龙兴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俯视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势,足以控制四夷,制天下,诚帝王万世之都也。

—《明史》

关于都城选址

都城选址在整个国家宏观视角下,既是地理选择,也是政治选择,而将所有选择原则归结为一点,就是保证长治久安。而长治久安的内涵不仅在于时间,政治上得以号令全国、文化上拥有根基、经济上保障供给、军事上实现自保,均在其中。

—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1)据图,指出汉至清朝主要都城位置变迁趋势。
(2)元明清三代均定都北京,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4-01-3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图4是古代中国六大古都的分布。


——整理自刘军等《中华水文化专题丛书·水与流域文化》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都城的变迁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变迁的因素。
2024-01-23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摘自《礼记》

材料二: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三: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摘自《通典》

材料四: 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废除。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设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荐,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周、西汉、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和主要标准。
(2)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创立新的选官制度的历史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隋唐时期,主要漕仓分布概况如下图。据此可知,隋唐时期(     
A.政治中心东移趋势加强B.南方经济地位已超越北方
C.统治者较重视粮食生产D.交通改善便利了物资运输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都城的变迁

材料一自西周以来,许多王朝在西安建都。为了都城的营建及其他相关土木工程活动,关中及其周边山地的原始森林遭到大量砍伐。隋朝建都时,生态破坏导致农田面积缩小,粮食单位产量和总产量下降,农业经济发展停滞甚至衰退,关中“天府之国”的优势丧失。随着都城人口的增长,关中农业发展不足的问题凸显,长安难以依靠关中达到自给自足。隋唐时期的漕运和交通开发就成为极为迫切的问题。

——摘编自霍斌《史说长安·隋唐卷》

材料二唐朝的政治文化中心一直在长安与洛阳之间来回游移。这种政治文化中心的游移不定,直至晚唐节度使朱温灭掉唐朝,彻底迁都洛阳并开启五代而结束。此后,洛阳开始成为国家政治文化中心。唐朝后的五代政权,有三个政权(后梁、后唐、后晋)也曾定都洛阳,两个政权(后汉、后周)定都汴京(开封),开封又一次进入历史视线,后来的北宋就定都汴京(开封),而南宋政权又把都城移至临安(杭州)。

——摘编自王宁宁等《从隋唐大运河看古代政治文化中心东移与乐舞形态格局嬗变》

材料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隋至南宋时期都城变迁趋势的认识。
2023-04-12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齐鲁名校大联考2023届高三第三次联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到隋朝时,汉中地区“杂有僚户,富室者颇参夏人为婚,衣服居处言语,殆与华不别”;原荆州和雍州地区也“多杂蛮左,其与夏人杂居者,则与诸华不别”。此类现象的出现说明(     
A.戎狄蛮夷开始融入华夏族B.大一统下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C.北人南迁推动南方的开发D.边疆管理与内地呈现一体化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余桂元《中国古代史》目录( 节选)



(1)阅读材料,为《中国古代史》第三章的目录拟定一个标题。
(2)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以其他章节为样本编写第四章节的目录。(要求:逻辑清晰,最少列出四个子目)
(3)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自秦汉以来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3-02-1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了(     

                       图1     东晋十六国形势图                                                    图二 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图
A.南方统治范围不断扩大B.经济重心南移逐渐完成
C.东西对峙取代南北对峙D.国家统一趋势逐步明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