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围,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道:‘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
B.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削弱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C.“大一统”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
D.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
2022-08-17更新 | 934次组卷 | 58卷引用:2016届安徽安庆第二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隋文帝时改宇文泰所赐蕃姓,废除宇文氏的六官制度,恢复原来汉族姓氏、汉魏以来的传统官制和华夏礼仪。此举旨在
A.凝聚人心促进统一B.扩大统治阶层基础
C.移风易俗加速汉化D.打击士族地主势力
2022-05-09更新 | 312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京杭大运河的变迁

材料   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时期(隋唐时期、元代、清代)的大运河图。


图1

图2

图3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运河图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022-05-07更新 | 474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是隋元两代大运河的开凿情况。据此可知,运河的开凿
开凿时期河道特征运河的起止点
隋朝大运河始建于隋朝大业元
年(605年)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东南河道线路至杭州,东北河道线路至北京,其地理方位成“弓”形。涿郡——余杭
元代大运河始建于元朝至元十
八年(1281年)
京杭大运河以大都(北京)为中心,在隋朝大运河路线的基础上截弯取直,弃弓走弦,其地理方位是“弦”形。大都——杭州
A.巩固了南方经济重心地位B.促进了中原地区经济重心的形成
C.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变化D.体现出农耕文明外向性发展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史载,唐太宗曾经让臣下清点隋亡后留下的仓库,没有想到,经过隋末唐初数年战争,库存量竟然足以让唐朝老百姓不用劳动也可以使用好多年。据此,隋朝短命而亡的最大教训是(  )
A.统治者太过于节俭B.国富而不与民共享
C.穷兵黩武暴政而亡D.统治者志大而才疏
2022-03-14更新 | 291次组卷 | 2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1616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馆。它运用传统与现代手段展现了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生态和科技面貌,被誉为中国大运河的“百科全书”。展区可分为五个部分“运河沧桑、王朝基业”、“天工慧光、中华勋业”、“融通九州、社稷鸿业”、“泽被天下、万民生业”、“通古达今、千秋伟业”。                  

——摘编自《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综合以上材料信息,从中华文明史发展的角度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反映出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作用是
A.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B.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C.方便了隋炀帝的南巡D.加强了北部的边防
8 . 下图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示意图。由图可知,大运河河道的变迁
A.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B.是经济形态变革的标志
C.受政治中心转移的影响D.体现中央集权强化的要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某同学在学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一课时,整理了如图表。结合所学,图中的①和②分别指代
A.淝水之战、唐B.淝水之战、隋C.官渡之战、唐D.官渡之战、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隋开皇三年(585年),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核对该人体貌特征;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又进行了一次“大索貌阅”。通过这两次大规模的检括户口,共查出隐漏人口228万多人。据此可知,隋朝的“大索貌阅”
A.强化了对社会的控制能力B.消除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C.减轻了民众的经济负担D.是暴政在经济领域的体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