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前期的鼎盛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但终未摆脱灭亡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

材料二   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材料三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杜甫《垂老别》

材料四   玄宗宠幸杨贵妃,荒废朝政,重用奸佞李林甫、杨国忠,致使朝政黑暗腐朽。

材料五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材料二的数据印证了材料一中哪一句诗所描述的情况?
(2)材料二中,639~751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诗中描绘的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此为何事件?
(4)材料四中记述了上面事件发生的一个原因,请说出其他两个原因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事件带来的危害。
2 . 某历史兴趣小组举行以“唐朝的兴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搜集到以下材料,并提出了一些探究问题,邀请同学们帮忙解决。
【政治制度篇】

材料一   



【经济发展篇】

材料二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   

时间人口数(单位:万人)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约1900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26年)约4142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约4532
唐玄宗天宝二十三年(755年)约5291
唐玄宗上元元年(760年)约1699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约1576
【走向衰亡篇】

材料四   公元755年12月,边镇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见朝廷空虚,联合同罗、契丹、突厥等民族组成共约15万士兵,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发动了长达8年的战乱。……战乱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了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2)从材料二的内容中,你发现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为民获利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从649年至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呈现什么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4)材料四中的“战乱”指的是什么?这场战乱导致强大的唐帝国由强盛走向衰亡,联系所学知识,你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国家富裕、人民幸福?
3 . 史书称开元时期“贞观之风,一时复振”。下列属于开元时期与贞观时期相似点的有
①皇帝都勤于政事   ②都力行改革   ③都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   ④都精简机构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020-09-18更新 | 3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AB卷-中外历史纲要上-第0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B卷基础篇)
4 . 贞观二年(628年),太宗对大臣说:“一个国家要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是经营衣服粮食的,以不耽误时机为本。想要不耽误时机,作为君主,他的政策措施就应该精简,让人民静养。”这段话反映的基本思想是
A.以农为本,重农抑商B.以民为本,与民休息
C.以民为本,号召人民建功立业D.以民为本,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5 . 在封建社会中,武则天是颇受争议的帝王之一。下列评价中,最可取的一项是
A.她废子自立,是为历史之贼也B.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应肯定D.心胸狭窄,打击敌对官吏,愧为人君
2020-09-18更新 | 47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AB卷-中外历史纲要上-第0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A卷基础篇)
6 . 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这一记载
①反映了贞观年间经济的发展②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社会安定
③过分地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④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 . 汉朝和唐朝的陆上丝绸之路最远可延伸到(  )
A.安息和阿拉伯地区B.中亚和北非
C.地中海区域和伊比利亚半岛D.大秦和埃及
8 . 《旧唐书·食货志》记载:“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仍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州。秦王、齐王各赐三炉钱,右仆射裴寂赐一炉。敢有盗铸者身死,家口配没。”这主要表明当时
A.确定了国家铸币的法定地位和标准
B.秦王、齐王等诸侯有自主铸币的特权
C.铸铜业显著发展,货币发行量激增
D.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对货币需求量大增
2020-08-22更新 | 361次组卷 | 19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能力提升)
9 . 以诗证史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下表中的诗句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诗句出处
产业论蚕蚁,孳生计鸭雏。(唐)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
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唐)丁仙芝《赠朱中书》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唐)杜荀鹤《送人游吴》

A.国家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农村草市贸易呈现繁荣
C.副业收入成农民主要收入D.农村经济商品化的发展
10 . 据记载,公元878年,黄巢起义军攻下广州,战乱中来自中东的回教徒、犹太人、基督教徒等死于非命者达十几万人。另有学者估算当时寄居广州的海外各国商人总数有12万之多。据此可推知
A.广州是当时的宗教文化中心B.中央政府放弃了“海禁”政策
C.广州是海上丝路的重要城市D.中东商人在宋代大量进入中国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